曾途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
记者 尧华燕 通讯员 蔡婷婷 文/图
人病了上医院,门诊医生一番“望闻问切”,知病理,开药方。
如果事“病”了上法院,有没有“门诊法官”望闻问切解疙瘩?
有!在万州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曾途就是这样的“门诊法官”。
近日,记者见到曾途时,他正在立案庭诉讼服务大厅“坐诊”。
“我们是来要钱的!”突然,导诉台传来喧哗声。曾途立即上前了解情况。
原来,一群农民工遇到“老赖”,想通过法院要求其支付劳务费。曾途细致了解情况,现场分析后认为相关事实清楚、具备调解可能性,便征得当事人同意,第一时间让导诉员指导大家填写相关诉讼材料,提交至“一窗通办”窗口完成立案登记,随即在线将案件委派至驻院“老马工作室”,调解员就案件开展调解工作。“老赖”远在外地,调解员便组织双方“云上调解”,案件很快“云开雾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曾途依法审查后为当事人进行了司法确认,一批劳务纠纷快速有效地在诉前成功化解。
在法院门诊“望闻问切”解疙瘩,这是曾途传递司法服务温度的坚定选择。
近年来,万州区法院不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立案庭作为法院“门诊部”的“导诊”“诊断”“诊治”优势,将一些“病”事消化在“门诊”和萌芽,切实减轻群众诉累,节约诉讼资源,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司法温度。
曾途始终践行司法为民初心,在法院立案庭“门诊部”的日常服务中,他和干警们为当事人提供立案登记、法律咨询、诉前调解、速裁快审等“问诊”“导诊”“治疗”一站式诉讼服务,他也时常外出“巡诊”,走乡野,进厂矿,一身汗水,双脚泥泞,寒暑不辞,将一些“小病”消化在院外,消化在基层。
今年1月,一位年迈退伍老兵准备申请宣告失踪多年的家人死亡,但不知该如何办理,便拨打区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求助。接到电话后,曾途和同事们立即前往长岭镇龙立村,依托“车载便民法庭”,现场为老伯办理立案,并为当地村民开展养老诈骗、三养纠纷等普法宣讲,获得村民们点赞认可。
不久前,立案庭收到辖区某银行针对一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提起的1.8亿元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了解到该企业虽暂时出现资金困境,但经营状况良好,新产品也即将上市,曾途迅疾带领金融组速裁法官和银行工作人员到企业厂区现场调查座谈、会同多方协商,促成银行与企业达成调解,最终纾解了企业面临的困境,也保障了金融资金顺利回笼。
成为“门诊法官”3年,曾途已“悟”出了定纷止争“诊法”。他说:“要保持如我在诉、仁心真情、对症下药、公平公正的心境,就能巧解心结,事半功倍,让当事人在法院能切身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2023年,区法院立案庭被区委评为万州区基层社会治理先进集体,诉源治理工作获最高法院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