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安街道保安村橄榄油生产车间。
村民在新田镇幸家村枇杷产业园劳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重点在干。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务实留人、育人、引人,培育人才“雁阵”,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推动全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立足育人,为人才振兴“强底子”
今年新建成的民宿“青瓦小院”投入使用,成了市民到茨竹乡休闲游玩的新去处。这民宿的主人就是陈怀安,从一名脱贫户到致富带头人,他回乡创业完成了华丽转身。
陈怀安是茨竹乡前堰村6组村民,因家里条件差,他没参加高考就去了武汉的建筑工地务工,一干就是6年。这期间,先是母亲去走亲戚时,亲戚家临时搭建的架子垮塌,母亲腿部受伤,后鉴定为四级残疾;后是父亲开着三轮车回家不慎翻进边沟,手臂骨折,家里成了建卡贫困户。
陈怀安经多方考虑,决定回到家乡发展,接手了二舅在茨竹乡开的云飞山庄。有了一些积蓄后,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新建了民宿“简朴山庄”。今年,第二家 民宿“青瓦小院”又投入使用,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不仅民宿带动了周边村民务工,陈怀安还在乡里和村里的帮助下,成立了农业公司,建起了花椒基地,不仅带动村民务工,还带动他们参与产业发展,过上更好的日子,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做出实实在在的新成绩。
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我区大力回引本土人才返乡创业,激发了人才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动力。
注重留人,为人才振兴“铺路子”
新田镇幸家村1组枇杷产业园里,村民们正在进行清园管护。脱贫户幸定祥说:“我现在不仅跟着合作社种植枇杷,技术、销售等方面都不担心,每年还有不错的收入。”
带头发展枇杷产业的,是土生土长的幸家村人、村干部幸鼎君。他大学毕业后,因对家人的牵挂和对故乡的眷恋,选择回到老家“留守”村里,他硬是带领村民们走上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道路。
幸鼎君首先从成都引进“大五星”优质枇杷,个头大、果核小、水分足、颜色亮,很有市场竞争力。为了便于管理和销售,在市场上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幸鼎君带头成立合作社。他积极联系经销商,请他们到村里现场考察,努力卖个好价钱。为了打造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他带头为村里的枇杷注册了“广成”商标,设计制作了统一的包装盒,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我不仅在家乡入了党,还当上了村干部。”幸鼎君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定要加倍努力。
我区注重培育高素质农民,推进产业发展带头人等专业人才培养,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促进本土人才素质提升。
多元引人,为人才振兴“搭台子”
“今年570亩油橄榄获得丰收,万州本地产橄榄油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橄榄油,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百安坝街道保安村油橄榄科技示范园业主张怀忠,说起自己的产业就喜不自禁,信心满满。
张怀忠是四川人,在百安坝街道和保安村的邀请下,在保安村流转土地,投资建设油橄榄科技示范园,并建有智能化橄榄油初榨生产线,带动当地群众就业 50余人,其中脱贫户12人。公司注册了“神女峰”“禄天润”特级初榨橄榄油商标,拥有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8项,将全力打造油橄榄市级科普基地。
我区积极引进各路人才发展产业,每年为乡村产业发展选派科技特派员;新建和完善“农业星创天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引进专家服务基层,选派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三师一家”和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遴选专家服务团队、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参与乡村振兴。
记者 夏荣伟 文/图
编辑: 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