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轮播图片新闻 > 正文

抢占科技创新“智高点”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亮点”

发布日期:2022-09-07 10:58 来源:万州时报
摘要:我区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加快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象征科技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动作整齐划一。

在象征科技生产车间里,工人每一次操作都小心细致。

金龙集团实验室。

成排的铜管整装待发。

记者 黄玉保 通讯员 邹文武 文/图

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主导产业和技术需求,支持创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总面积达3.36万平方米,入驻“双创”团队359个;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级农业星创天地1个、市级星创天地4个,科技型企业总量达719家——近两年来,我区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抢占“智高点”、打造“新亮点”,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加快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切实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万州力量。

榜样引领

自主开发MES系统覆盖生产全流程

一场小雨后,空气愈加清新,城市的喧嚣淹没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近日清晨,走进平湖金龙车间,物料车来回穿梭,工人专注操作设备,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平湖金龙副总经理张卫民介绍,在万州区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公司自主开发的制造执行系统(MES系统)覆盖了生产全流程工艺,对精密铜管生产的关键环节实时在线监测,包括订单跟踪、生产报工、工艺技术在线管控及车间在制品物流管理,实现了工序产品数据管理、产品批号单个和批量正向逆向追溯、用户技术要求管理等功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我们的终端显示屏,可以清楚地看到正在生产的精密铜管,以及生产进度和每个环节的质量信息,每6秒钟自动抓取分析一次数据,能快速响应过程变因,实时做出调整和优化。”车间负责人胡双全称,这套制造执行系统还能适时对产品订单、生产制造信息和质量信息进行查询,实现从铜材料熔铸到铜管成品下线、检测打包,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全程掌控,并能自动保存历史记录,为优化生产进度、提升产品质量提供大数据分析依据,从而帮助公司在生产和质量管控方面精准发力。

制造执行系统,只是平湖金龙精密铜管制造智能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体系规划着手,有目标有步骤地实施技术创新并尽快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搭建和集成应用,实现了企业全流程的智慧管理。”张卫民告诉记者,公司搭建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实现了采购、销售、财务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功能;搭建了SEOrder系统,实现了锁铜管理、订单输入、审核、查询、关闭、修订等功能;搭建了条码、发货系统,实现了库位条码打印、产成品入库、发/退货执行、发货执行与统计、数据查询、发票对照等功能。

同时,公司自主开发了模具管理系统,实现了模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了在线检测系统,实现了铜管关键特性的在线检测功能;建立了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电力和氮气的能耗管理;开发了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制造过程质量、安全、生产状态、生产异常分析、包装技术要求的可视化管理。

“通过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集成,模具管理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在线检测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集成等,我们贯通了全流程信息,减少了生产过程人工干预,促进了设备稳定运行,实现了产供销财‘一体化’最优管理。”张卫民说。

奋战现场

铆足干劲开启“奋斗模式”

“现在正在加工的是车载显示防护玻璃,还有5D、3D手机前后盖板。这些不起眼的小块玻璃,从开料到成品,最少也要经过CNC、抛光、清洗、丝印等10多道工序。”日前,记者走进位于万州经开区的重庆象征科技公司,现场负责人王阿冲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公司大力对生产线进行“提档升级”,新增10台双轴精雕机等设备,车间生产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不仅能耗降低,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

“企业发展得好,大家都充满了信心。”厂长罗华清高兴地说,从今年年初开始,公司销售形势十分火爆,生产订单已排到了今年10月,公司140多名员工全员上班忙生产,大家工作积极性都很高,一个劲儿往前冲,争取创造更好的业绩。

“象征科技公司是一家初创型科技企业,以研发生产摄像头镜片、手机前后盖、单桥/3D智能穿戴设备、电脑/平板保护玻璃、高强度Utg盖板、大尺寸车载显示防护玻璃等高科技产品为主。”重庆象征科技公司董事长向中华介绍,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加上公司客户的付款周期都在3个月以上,公司资金缺口较大,就在公司为融资难忧心的时候,万州区相关部门及时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同时,引导多家银行为公司提供上门服务,“真枪实弹”为企业纾困解难。

向中华称,在政府惠企政策和暖心服务等多重利好“加持”下,公司努力克服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等不利因素影响,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为基础,着力于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以创新引领产品的更新换代,在重庆市科技局、万州区科技局、万州区经信委等部门指导下,依托公司工程研发部,组织30人的研发团队,与清华大学新材料研究院一起成立新材料应用研究院,在中科院相关专家的带领下,对5G通讯的手机防护材料进行研究。

“公司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款高端AG保护玻璃已经成功走向市场,并向国际国内一线消费电子品牌厂商供货。”向中华介绍,AG保护玻璃盖板广泛应用于3C消费电子产品,主要用于车载显示触摸屏、手机后盖、工控开关、医疗器械等领域,能同时达到防滑、防眩和渐变颜色等功能。以往会议室、教室、大厅等场所的显示产品,因受环境光线的干扰,容易产生看不清楚、反光等问题,但使用AG防眩光玻璃,能有效提高画质的清晰度和能见度,使图像更清晰、逼真,因此,该产品拥有很大的市场及技术优势。

“你可别小看这一片小小的玻璃,技术含量可不低。”向中华称,AG防眩光玻璃通过喷涂、化学蚀刻、镀膜等独特工艺制作而成。喷涂是通过喷涂设备喷到玻璃表面,在玻璃表面附着一层涂层面,来达到防眩光的效果,通过喷枪或碟式雾化器,借助于压力或离心力,分散成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施涂于被涂物表面。它的优点是加工工艺方便和快捷,生产效率高,可以加工出不同光泽度和雾度之优质产品。化学蚀刻AG经过特殊的化学工艺处理制成,其特点是使原玻璃反光表面变为哑光漫反射表面,可使反光影响模糊,防止眩光以外还使反光度下降,减少光影,使防眩产品表面防腐、防划伤性能强,解决电子视屏、影像屏幕在环境光源下产生反光、眩光问题。蚀刻AG属化学蚀刻,AG处理后仍为玻璃表面,由于表面本质仍为玻璃,产品与一般强化玻璃相当。蚀刻面颗粒均匀,是前两种工艺无法达到,其粗糙度范围能做到0.08-2.0之间,光泽度最高能做到150,透过率在20%-90%以上,堪比光滑玻璃的透过率。雾化镀膜则是通过对偏光片的表面进行微细凹凸加工,防止光直射入眼睛,从而有效减少眩光和反射。

“两年时间,公司新专利的申请就达30个以上,包括行业首创的抗菌玻璃等产品,其中60%为发明专利,企业竞争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向中华说,象征公司一直注重研发投入,紧跟市场前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以确保公司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决战时刻

走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新时代下,科技创新并不是新鲜词汇,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分量。截至目前,我区科技型企业总量达719家、同比增长14.85%;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1家,同比增长28.5%,涉及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资源与环境等八大领域,市级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90%以上实现产业化,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比重提高到23.34%,在渝东北地区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日臻完善的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科技服务业在扶持传统产业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为万州科技创新提供更完善、更专业、更精准的服务支撑,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添油加劲”,科技创新加快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安排使用科技创新资金8089.54万元,引导制造业企业314户次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5.55亿元;全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9.4万人,研发人员达到3744人,市、区级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达到62个;全区具有行业先进技术水平的市级新产品达到121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09个、市级农业新品种达到11个。技术交易合同登记59项,技术交易额75.95亿元……

接下来,我区将立足经济发展实际,以聚焦平台建设,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抓手,落实为企业服务的精准度,加快区域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致力为区内科技企业提供信息、投融资、创业、人才与培训、管理咨询、法律等一站式服务,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企业集聚,用科技赋能,补齐短板,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走好科技创新“先手棋”,牵住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的“牛鼻子”。

同时,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入库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路径,落实重点企业“一企一档”工作机制,加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基础工作,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进行建档管理,从企业科技团队、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平台或装备设备、创新研发项目、研发费用归集等方面进行规范指导,并联合相关部门和金融单位,以专题会议等方式开展业务培训和政策宣讲,为企业发展谋划献策,直击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通过提供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服务,让企业发展更“有力”,抢占科技创新的“智高点”,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