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驹镇向东村产业分红大会,村民喜领分红款
◆脱贫攻坚获全胜,乡村振兴再出发。在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战中,我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区动员、尽锐出战,创新开展“三师入户”“国企进村”活动,精准破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产业扶贫难题,14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7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数 说
全区14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7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百万亩经果林”累计建成91万亩;
“百万头生态猪”养殖项目竣工达产,生猪产能达到105万头;
建成脱贫产业基地18万亩、脱贫帮扶车间32个;
有效期内“两品一标”农产品共119个,市级以上农业品牌达163个;
全区建成“四好农村路”4030公里;
加大通镇乡公路升级改造,村通畅率、组通达率均达100%;
“三变”改革试点村扩展至116个,培育发展亿元村65个。
创新开展“三师入户”国企进村活动——
为精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为精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我区创新开展教师、医师、技师“三师入户”和“国企进村”活动。
教师入户助学,深入学生家中进行结对帮扶,个性化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疏导和排解学生的一些不健康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进取心和积极性,坚定了改变贫穷命运的信心和决心;医师入户助医,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动态掌握目标对象的病情变化,对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医学指导或就医就诊建议,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技师入户助收,农技师构建帮扶体系,抽调农业专家和农技师全覆盖走访贫困户,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土专家”及新型农民,建设工程技师进村入户指导危房改造等工作,开展房屋鉴定、危改验收,在农房建设和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培训农村建筑工匠。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补齐工作短板,守好脱贫底线。
在“国企进村”活动中,区属国企充分发挥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结对帮扶体系,通过扶持现有产业、深耕消费扶贫、开发双赢项目等方式,展现国企担当。由区属国企进村帮助发展的一批特色产业,有力助推山地高效型农业发展。
此外,为保障全区脱贫群众喝上“安全水”,我区加大投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重点围绕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4项指标,因地制宜解决农村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
“三师入户”“国企进村”活动,使我区山村处处气象更新,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脱贫攻坚的成果,让“真脱贫”不降标准,“脱真贫”不打折扣,实现了“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全保障,有力促进了我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户李长供(左)和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一起采摘百香果。
◆创新开展“双亮”活动——
特色产业“亮”出来 人居环境“美”起来
我区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前提,以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立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100万亩经果林、100万头生态猪,产值分别达100亿的“双百亿”工程,推动全区山地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创新开展以“亮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成果、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双亮”集体观摩评比活动,全力推进五个振兴,推动“双百亿”工程落地见效。
通过“亮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成果”,全区建成脱贫产业基地18万亩、帮扶车间32个,“三变”改革试点村扩展至116个,培育发展亿元村65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空壳村”全部消除。全区经果林面积达到91万亩,生猪产能达到105万头。如今,遍布在我区山山水水间的“双百亿”工程,正在山地间刮起一股绿旋风,串起了当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让乡村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农村规化上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大任务需求,坚持因地制宜、按需编制。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方面,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元素,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提升田园风光品质。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全面实施,全区广大农村旧貌换新颜,一个个村容整洁的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绘就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罗显清(中)在郭村镇扶贫车间忙生产。
◆关键词里看变化
志智双扶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实现了脱贫致富,是干部们的无私帮助给了我力量,我要回报社会,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发展产业,过上富裕的日子。”龙驹镇岭上村脱贫户闫正义劲头十足,对未来充满信心。
前些年,闫正义外出务工出事,右手臂不幸完全被机器绞去,由于多种原因一分钱补助都没得到,在医院治好了伤后回到老家,整个人都消沉下去。
镇里和村里都没有放弃他,积极鼓励他鼓起勇气、坚定信心,并协调民政部门将他安排到一家公司当管理员,后因能力突出被提拔。
务工有了一定积蓄后,闫正义回到老家开始养猪,得到农牧专家的悉心指导,逐渐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和科学化的养殖道路。近些年,他每年都出售仔猪200多头,实现了增收致富。
闫正义身上的阴影彻底不见了,他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成为村“乡贤志愿服务队”队长。他指导有养猪意愿的脱贫户和村民进行科学化养猪,毫无保留的把养殖技术全部传授。为了拓展销路,他还与时俱进做起了电商,让村民的农产品通过网络走出了大山,销往全国各地。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脱贫攻坚中,我区着力开展“志智双扶”,补齐贫困群众的“精神短板”,提升他们的精气神,帮助他们坚定脱贫信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为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强劲动力。
记者 夏荣伟/文 冉孟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