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可谁能想到,有人竟胆大包天,冒充警察与他人交友,真可谓反面诠释热门网络用语: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近日
德兴网警在工作中发现
一网友朱某某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帖子称
“冒充特警你挺刑啊”
并附上了聊天记录
经调查发现
原来是该网友遇到了一位
自称是“特警大队长”的男子聂某
该男子通过社交平台外卖群添加了网友朱某某
并表示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
年纪轻轻已经是“特警大队长”了!
希望网友朱某某可以跟他线下见面
网友朱某某十分警觉
通过该男子的语气和要求
判断出该男子不是真正的警察
果断拒绝了该男子的要求
这名男子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
竟然表示要把朱某某“抓起来”
这让网友朱某某感到十分无语
同时也感到后怕
如果自己疏忽大意
下一步很有可能就要掉入陷阱,造成人财两空的下场。
办案民警在了解情况后,迅速布置警力。
最终在某厂房内将聂某成功抓获,起初聂某面对民警百般狡辩、态度嚣张,最后在完整的证据面前,嫌疑人聂某如实供述了自己的违法事实。
据聂某交代,其系某厂的一名工人,想通过冒充公安民警,骗取他人信任达到网恋的目的。
目前,现嫌疑人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套路解析
1. 身份伪装
诈骗者冒充军人或警察,利用这些职业的高信任度获取受害者信任,使用虚假证件和制服照片,甚至伪造社交媒体账号,增强可信度。
2. 情感操控
通过频繁联系和甜言蜜语迅速拉近与受害者的距离。编造各种理由,如项目资金、购买军需品、共同理财投资等,要求受害者转账。
3. 经济诈骗
初期以小额借款试探,逐步增加金额。一旦受害者信任加深,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大额转账。
4. 心理操控
利用受害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迫使其不断提供资金。部分诈骗者会威胁曝光关系或采取法律行动,迫使受害者继续转账。
警方提示
不要在网络上盲目交友,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在涉及金钱的问题上,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对方的花言巧语与表面行为所迷惑,更不要轻易给对方打款转账。
如发现自己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
来源: 公安部网安局
编辑: 李振兵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