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央媒看重庆|重庆贴心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做好“暖心事” 当好“娘家人”

发布日期:2025-08-12 11:27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重庆市江北区五里店街道工会驿站有面心愿墙:

“每天都在忙,能安排下体检吗?希望所有人都健健康康”;

“驿站能不能再多一点,更方便一些”;

“不想变成‘单身汪’,要快快脱单,可以组织相亲活动”;

…………

一张张彩色便利贴,记录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如今,这面墙上的不少愿望已经成为现实。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日渐庞大。但其中很多人风里来雨里去,三餐不定,工作多变,如何完善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

为保障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切实提升其获得感,重庆市总工会聚焦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深入实施“凝新”“暖新”“育新”三大行动,持续探索服务职工的新方法新途径,织密织牢保障网络,让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真切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骑车穿过一片餐饮集中区,饿了么公司女骑手廖泽萌来到渝中区时代天街工会驿站。

停好车,喝口水,倚靠在沙发上,吃几口热饭,在外奔波一上午的疲惫缓解不少。

“以前把摩托车停路边,靠在上面休息,风吹日晒。现在好了,工会驿站里可以安心休息,充电、喝水都方便。”廖泽萌边给手机充电边感慨。

工会驿站里有卫生间,电冰箱、空调、饮水机、应急药箱等也一应俱全。

重庆市总工会结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分布情况和实际需求,积极推进工会暖心港湾建设。目前,重庆已累计建成工会驿站5606个、“工会服务司机之家”230余个,升级打造24小时智能化工会驿站740个。

为打通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重庆市总工会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特征,量身定制专属体检项目套餐,持续开展移动体检活动,将流动体检车作为“移动服务点”,将体检服务直接送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边,做好“暖心事”,当好“娘家人”。

在重庆,像这样的贴心事还有很多:举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治护航”系列活动,开展普法宣讲230余场次、免费法律咨询2330人次;为3053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农民工提供转岗就业培训,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206场,提供岗位2.67万个;广泛吸纳劳动者入会,建成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857个、发展会员36.59万人……一条条举措、一件件实事背后,是重庆市总工会优化新就业群体服务,用心用情当好职工贴心“娘家人”的生动缩影。

不久前,从事快递工作的李明(化名)又收到了来自江北区总工会的温暖慰问。

2022年夏天,李明被查出尿毒症。一周3次透析,高昂的医疗费用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添压力。“那段时间,我躺在病床上,看着诊断书,觉得天都要塌了。”李明难掩哽咽地说,“多亏了工会,一直关注我的病情,送来慰问,还鼓励我好好生活,特别温暖。”

“我们根据相关政策及时发放帮扶救助专项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经济压力。”江北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主任颜飞说。

截至目前,重庆市总工会“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农民工服务季”活动累计筹集并投入慰问资金767.53万元,慰问职工7.41万人次;进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试点,吸引10.62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互助会。

重庆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探索建立跨区域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优质、个性化的暖心服务。(人民日报记者 刘新吾)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张珺 主编:罗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