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重庆瞭望|新韵重庆,看见一座城的文化表情

发布日期:2025-08-07 11:02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郑钰潇
摘要:二十年风雷激荡,历史长卷上镌刻着文化的重量。

二十年风雷激荡,历史长卷上镌刻着文化的重量。

2005年7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主导下,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大力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等“八项工程”。二十年来,在“八项工程”战略引领下,浙江文化建设实现繁荣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前不久,重庆文旅宣传品牌口号“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发布。雄奇山水,勾勒厚重人文的壮美轮廓;新韵重庆,描绘向新而生的文化新篇。

长江奔涌,见证文脉千秋。新韵重庆,正在守正创新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答卷。

▲“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表演,为世界带来了一场绚丽的视觉盛宴。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根脉铸魂,在山水基因与红色血脉中筑牢“新韵”之基。

“新韵”从何而来?它始于对历史的敬畏,成于对时代的回应。那些深植于山水的坚韧、熔铸于烽火的忠诚,让重庆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色,又焕发出蓬勃的时代光彩。

考古溯源,解码文化基因。巫山县龙骨坡遗址,是迄今欧亚大陆发现的时代最早、内涵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2023年8月,它迎来了第5次考古发掘工作。改写了整个欧亚大陆历史的钓鱼城,历经10余年的考古发掘,其研究成果为研究宋元战争等提供了有力参考……

一系列考古成果,实证了巴渝文化参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这些珍贵的历史印记,不仅丰富了重庆的文化维度,更赋予新韵重庆独特的文化标识。

红岩铸魂,凝聚奋进力量。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2021年,红岩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它让城市在时代变迁中始终保有那份滚烫的信仰与深沉的力量,成为凝聚人心、指引方向的永恒灯塔。

擦亮“红色三岩”历史地标,建设重庆红岩干部学院,开展红岩精神“大思政课”,推出舞台剧《重庆·1949》等形式多样的红岩文化传播形式……红岩精神,已经成为今日之重庆最鲜明的城市精神底色。

如果说历史积淀是重庆的根,那么红岩精神无疑是重庆的魂。当古老文脉与红色基因相遇,便孕育出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既有山水滋养的磅礴,又有信仰铸就的坚毅。

▲渝中区红岩村景区,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创新塑形,在创意勃发与科技赋能中重塑“新韵”之貌。

“新韵”如何呈现?文艺以感性之美,浸润城市精神内核;科技以理性之光,照亮文化创新之路。二者交融,让“新韵”既有可感知的新形态,又蕴含直击心灵的精神力量。

文艺精品迭出,新故事更动人。川剧《江姐》突破传统戏曲模式,斩获“文华大奖”的同时也赢得了年轻观众的认可;舞剧《杜甫》融合古典舞剧的韵味与现代舞蹈的创新,多年来常演常新;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亮相国际艺术节,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

精品,是“新韵”最有力的注脚。近年来,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渝字号”精品力作接连涌现。无论是经典题材的当代表达,还是本土故事的全球视野,都以艺术的方式,让历史厚度、时代锐度与人文温度交相辉映。

数字技术赋能,新引擎更强劲。永川科技片场是目前国内空间最大、亮度最高、标准最优的虚拟拍摄棚,有望以科技之力,带动重庆电影产业实现弯道超车;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在全球首次使用了“实景拍摄+CG动画”的制作方式,助力世界文化遗产“火起来”……

创造,是“新韵”永不枯竭的动力。当文化与科技在巴渝土地上深度融合、相互成就,“新韵”便不仅是一种气质,也将创造出产业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文艺精品与科技创新双向奔赴,“新韵”自然可以成为可感可知、直抵人心的城市新气质与竞争新优势。

▲7月3日,永川区科技片场二期,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开幕式现场。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开放聚势,在区域协同与文明对话中开阔新韵之境。

“新韵”格局何在?在于它超越地域的视野与拥抱世界的胸襟。虽然根植巴渝,却心系“国之大者”、放眼人类文明。立足本土也拥抱世界,“新韵”在交融互鉴中生生不息。

共建巴蜀文旅走廊,奏响区域协奏曲。长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川渝段)、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等重大文旅项目有序推进,“宽洪大量”“资足常乐”等一批文旅新品牌火爆出圈……2024年,川渝两地互访游客超1亿人次,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结出硕果。

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看,文旅项目的共建、品牌的共创、游客的共享,不仅激活了区域文化资源,更在融合中淬炼出一种彰显双城特色的“新韵”气质——那是巴山的雄浑、蜀水的灵秀在协同发展中的交响共鸣。

首倡长江文明论坛,共绘文明同心圆。通过长江文明论坛,重庆与长江沿线各兄弟省(区、市)交流互动,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今年,重庆将立足推动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提升长江文明论坛的重庆辨识度和国际国内影响力。

正如重庆白鹤梁题刻携手埃及尼罗尺联合申遗,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新韵”之新,新在地域文化的创新表达,更体现在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实践之中。

交融的深度滋养底蕴的厚度,互鉴的广度拓展境界的高度。从巴山蜀水的共振,到世界大河文明的对话,共同铸就了新韵重庆兼容并蓄、联通中外的时代气象与博大格局。

▲2月12日,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川渝两地合作的川剧《白蛇传》在此上演。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惠民润心,在城乡共享文化浸润中点亮新韵之光。

“新韵”为了谁?答案很明确:“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要让优质文化资源公平普惠地润泽每一位市民,真正转化为可感可及、触手生温的幸福质感。

打通服务“最后一米”。公共服务方面,2024年重庆建成重大功能性文化设施20个、“四馆一中心”1.2万个、公共文化新空间412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走向纵深。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方面,“村超”“村BA”“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农村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盘活。

“新韵”之美,美在民之所享。万千文化设施的建成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蓬勃,是“新韵”深植民心、普惠共享的生动写照。这种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必将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市民人文素养,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构筑“城市文化会客厅”。历史、革命、抗战、工业、自然科技“五大博物馆群”生动讲述城市故事,陆海讲读堂、巴渝书市等全民阅读品牌活动持久浸润人心,“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向世界展现重庆的创新活力与人文魅力……

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持续对话中,“新韵”也在不断汲取养分、淬炼气质、拓展境界。它吸引市民在此找到精神归属,吸引游客在此读懂重庆的人文魅力,吸引世界目光在此感受中国内陆开放的澎湃活力与创新脉动。

“新韵”,高度凝练地展现出一座城在赓续历史文脉、激发创新活力、赋能美好生活中呈现的立体、鲜活、自信的文化表情。

千年前,李白轻吟“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长叹“不尽长江滚滚来”,将重庆的雄奇山水凝成不朽诗行。千年后,三峡之巅的云海依旧翻涌,而“新韵”,已为这座城注入了蓬勃生机。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李振兵 审核: 冉苗俊 主编:王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