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中国疾控中心:8月这几类疾病需重点关注→

发布日期:2025-08-07 10:57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摘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2025年8月需关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高温中暑、洪涝灾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2025年8月需关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高温中暑、洪涝灾害。

一、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在发病数天内恢复,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超过3个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通常在被感染的59天后发病,症状多较轻或无症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热、疲乏、厌食、恶心、“三痛”(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和“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大多可在12周内痊愈,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主要防护措施:

(一)避免蚊子叮咬。居住在或前往有伊蚊的地区,在居室内和办公场所,使用蚊香或电蚊香液并使用纱门纱窗和蚊帐进行防蚊。前往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时间段(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7点)在草丛、树荫下等户外阴暗潮湿处长时间逗留。

(二)灭蚊,清理蚊虫孳生地。室内可使用杀虫气雾剂、电蚊拍、灭蚊灯等开展灭蚊。定期清除家庭、单位内的各种积水,翻盆倒罐,及时清理阳台、天台、房前屋后的各种闲置容器,露台、坑洼、树洞、竹筒等易积水的地方需要定期疏通以及平洼填坑,并疏通沟渠、清理岸边淤泥和杂草,清除小容器垃圾等,水养植物勤换洗,每周至少换水1次,刷洗容器内壁,清除虫卵,防止蚊虫滋生。

(三)及时就医。从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返回后,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本人的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随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该病急性期及死亡病例的血液或体液中含有大量病毒,传染性强,照料患者的家属或护理人员等可因近距离护理有出血表现的病人而被感染,殡葬人员、家属在处理该病患者遗体时可被感染。

主要防护措施:

(一)避免蜱虫叮咬,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蜱传疾病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二)建议穿长袖和长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里。进行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氯菊酯可用于处理靴子、衣物和露营装备,并通过多次喷洒以保持保护效果,或可购买使用氯菊酯处理过的衣服和装备。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包括避蚊胺、羟哌酯、驱蚊酯等,遵循产品说明使用。

(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高发地区,如有亲属出现发热、出血等表现,应尽快就医,并避免无防护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离世,应尽量避免在无防护情况下处理遗体等。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后,临床表现主要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转为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主要防护措施:

(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二)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尽量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全程科学佩戴口罩。

四、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免疫力低下人群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重症。猴痘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患者的病变部位分泌物、渗出物为主,常见的接触方式包括性行为、家庭内密切接触、医疗护理接触等。

主要防护措施:

(一)了解猴痘防控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避免与猴痘患者或有可疑症状者密切接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可疑接触史。

(三)前往猴痘流行地区,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猴痘疫情情况,做好个人防护。

(四)遵守国家出入境管理相关规定,配合做好出入境检疫。

五、高温中暑

8月仍为高温中暑高发月份。中暑后,轻则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重则可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增快,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并伴有惊厥、昏迷、谵妄等严重临床表现。

主要防护措施:

(一)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二)高温天气时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出门注意防晒、降温,可备一些防暑药品。

(三)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

(四)关注身体健康,增强防护意识,要更加重视家中婴幼儿和老人的中暑预防。

六、洪涝灾害

8月,我国仍处于主汛期,易发生洪涝灾害。洪水会破坏水源、饮用水设施,改变食物来源和加工、储藏条件,扩大灾区污染范围,威胁饮食、饮水与环境卫生。病媒生物和宿主动物变化、居民集中安置点等,都易致传染病暴发。

主要防护措施:

(一)饮食饮水安全。确保饮水卫生,不喝生水。井水、河水等浑浊水源需经明矾澄清后消毒使用;自来水污染,退水后应彻底清洗管路并消毒。食物充分烹煮,餐具清洁消毒,餐前洗手。严禁食用腐败变质、洪水浸泡或病死的禽畜水产品。

(二)环境清洁消毒。被淹房屋遵循“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原则,及时排除积水、清除污泥垃圾,必要时对墙面和地面消毒。排泄物与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运。

(三)病媒生物防控。安装纱门窗、蚊帐做好物理防护,同时选用合规的蚊香、杀虫气雾剂等用品实施科学灭杀;抗洪人员穿长袖、戴防蚊帽,裸露部位涂驱避剂。使用安全性高且效果好的抗凝血类灭鼠剂灭鼠,死鼠集中深埋或焚烧,同步喷洒杀虫剂灭蚤。

(四)个人健康防护。保持手部清洁,不用脏手揉眼,毛巾脸盆专用,红眼病患者用品需用肥皂清洗并消毒。皮肤清洁干燥,擦汗后涂痱子粉,涉水后洗净脚部、穿干鞋,破溃感染及时就医。血吸虫病流行区避免接触自然水体,必要时涂防蚴灵或穿戴防护装备。

(五)及时就医。及时就医。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尤其发热、腹泻患者需尽快诊治。严格遵医嘱,配合进行传染病防控处置,规范用药。

来源: 中国疾控中心

编辑: 蔡杨 审核: 李珩 主编:匡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