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走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媒体系列报道|巴渝大地上的“生态瑰宝”

发布日期:2025-05-22 14:39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左黎韵

▲4月20日,北碚区,缙云山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缓缓铺展在天地之间。特约摄影 秦廷富/视觉重庆

▲巫溪红池坝,珙桐树下,护林员拾起花瓣,在阳光下仔细观察。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南川区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母亲抱着幼崽在林间穿梭。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双河口基地,工作人员在检查并安抚刚转运来的“待产”长江鲟。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2023年10月16日,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悬崖绝壁上采摘野生崖柏果实。特约摄影 王晓宇/视觉重庆

▲2024年12月15日,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里坪珍稀雉类繁育野化放归基地,工作人员将白冠长尾雉放入野化训练笼舍。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4月11日,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大周基地人工鱼场,工作人员乘船查看人工鱼巢里野生鱼类的产卵情况。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5月9日,巫山县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葱坪湿地小海子。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2024年11月29日,巫溪县兰英大峡谷,摄影爱好者在观景台拍摄美景。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广阔的巴渝大地,群山叠翠,江河蜿蜒,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着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我市境内分布着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沃土上。

重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着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从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到水草丰茂的湿地滩涂;从奇峰耸立的山川峡谷,到野生动植物生长的乐园,一个个自然保护区各具特色又相互辉映,共同构筑起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作为我市唯一紧邻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缙云山创新性地将自然教育融入保护区建设,把大自然作为“课堂”,以参与体验为主,引导公众走进自然、认知自然、保护自然,提升了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实现生态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雪宝山自然保护区通过多年努力,实现了崖柏的规模化繁育,目前已自行繁育了百万株崖柏幼苗,并在云南、内蒙古、宁夏等地开展了迁地保护和试验性移栽,让崖柏这一曾被宣布“野外灭绝”的古老植物重获新生;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为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搭建了鱼类产卵场、人工鱼巢,从此,这些水中的精灵有了繁衍生息的“安心产房”,将重塑长江母亲河的生机与活力。

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众多濒危物种的天然庇护所,更是展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的重要载体。

位于城口的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彩叶资源,依托得天独厚的彩叶资源,当地发展起贯穿春夏秋冬四季旅游的全产业链条,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开发的道路。

在当地北屏镇,当地村民付成银将自家庭院改建成特色农家乐,让游客在观赏彩叶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尝到农家自产的腊肉、蜂蜜;政府还搭建起电商平台,让大巴山的“土货”走出深山,既丰富游客体验,又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背靠巫溪阴条岭的红池坝景区将村民的农房集中起来,改建成民宿。一座座院落保留了堂屋、灶火、阁楼等农家元素,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当地农村的生活场景,打造出“一院一景”的别致景观。

“以前我们守着大山受穷,如今靠着绿水青山吃上了‘生态饭’,闯出了致富新路。”红池坝镇九坪村经营农家民宿的李太琼笑着说。

在自然保护区苍翠的林海间,还活跃着一支支新时代的“林业生力军”,他们或许是这片山林的“林长”,穿行在密林中,用脚步丈量每一寸绿色土地;或许是林业科技工作者,蹲守在红外相机旁,寻觅野生动植物的珍贵影像;他们又或是一群特殊的“林二代”“林三代”,从父辈手中接过磨得发亮的砍刀,将无人机、电子巡护设备等新技术与传统经验结合起来,用青春和热血续写绿色的赞歌。

比如,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周厚林就利用工作之余从事新种发现,六年来,他在山林间徒步了2万公里,他爬陡坡,穿沼泽,甚至与黑熊打过照面。尽管屡次身临险境,但周厚林却说,比起这些危险,错过一个新物种才是真正的遗憾。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累计参与发现植物新种5个,新记录种30余个,其中还包括一个全球新种。

巍峨的阴条岭,这座海拔2700多米的“重庆屋脊”,孕育着全市最广袤的原始森林。在这片人迹罕至的秘境深处,15名护林员如同移动的界碑,默默守护着这片总面积达12万亩的绿色王国——平均每人要巡视8000亩山林,相当于75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他们日复一日穿梭在遮天蔽日的高山密林中,踏过积满腐殖质的松软土地,用脚步编织着一张无形的保护网,换来珙桐、红豆杉等珍稀植物的安然生长。

七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一枚枚闪亮的绿色勋章,见证了新时代新重庆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袁文蕙 审核: 李辉 主编:马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