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记者从渝中区文化旅游委获悉,“五一”假日期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851.7万人次,同比增长11.8%;游客花费81.5亿元,同比增长12.8%。
从文旅消费集聚区,到星级及高品质酒店,再到特色文旅消费场景,渝中区大街小巷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谱写出一曲曲游客与城市双向奔赴的和美乐章。
“五一”假期,李子坝观景平台人山人海,游客们纷纷摆好姿势,只为见证“轨道穿楼”的奇妙瞬间。
其中,不乏很多“洋面孔”。今年3月,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的毛宁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中国最美地铁站”之一——李子坝“轨道穿楼”火遍全球。
加之节前“甲亢哥”再次向世界展示这一神奇魅力,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摩拳擦掌,前来渝中见证。
据统计,“五一”期间渝中区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约160%,其中长航两江游接待外籍游客同比增长260%。据携程线上平台统计,渝中区长江索道、两江游、探索舱·云端乐园、湖广会馆、云端之眼观景台等景点位列全市入境游客TOP10热门景点。
虽说“见外率”高,渝中却一点“不见外”。渝中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国际化便捷支付、多语种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措施陆续出炉,引得国际游客纷纷点赞,大家不约而同在社交媒体上,将“Cool!” “Amazing! ”“Friendly!”“nice!”等美好词汇送给重庆渝中和这里的市民。
“一切都很新鲜,这里的景色、建筑看起来都很壮观,这里的环境特别安全,这里的科技感很强,甚至刷脸就可以支付,这里的人们都很友好,不管能不能听懂我们说的话,都在想方设法帮助我们。”挪威游客Henrik Aksenes毫不吝啬地说,渝中是他见过最美的城市。
光影为墨,山水入画。5月1日晚9时,“魅力重庆 长安同行”无人机灯光秀演出渝中专场正式拉开帷幕。十八梯、山城巷、大礼堂、解放碑、重庆来福士、陆海国际中心……这场以渝中为主视角的演出,以更加绚丽的方式点燃山城的夜空。
“太震撼了!灯光秀和两江四岸的夜景交相辉映,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没有辜负我们这一天的等候。”一大早就专程到朝天门广场观看表演的湖南游客王女士告诉记者,很早就和小孩约好了,要第一时间见证“五一”的无人机灯光秀,官方推荐的三个观景平台,感觉朝天门是最适合带孩子来的,这里不仅视野好,停车、吃饭、休闲都是最齐全的。
此后4天,无人机灯光秀持续准时上演,浪漫唯美的灯光秀不仅为渝中的城市夜晚增添绚丽的色彩,更带动周边商圈、景区景点人气和消费节节攀升,成为渝中区推动夜经济发展的又一亮丽名片。
“五一”假日期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851.7万人次,同比增长11.8%;游客花费81.5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大洪崖洞片区累计接待游客120.4万人次,洪崖洞核心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8.47万人次,同比增长0.87%,位居中心城区A级景区接待量首位;十八梯、山城巷、贰厂文创公园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也都实现了游客接待量和营业收入双提升。
大量人流涌入,带动渝中人气足、消费旺,夜经济活力四射。16家星级及高品质酒店平均出租率为86.8%,高品质酒店平均房单价约1300元。4月30日至5月4日,两江游发航279航次,发送游客113796人次。
如何才能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加有趣的导览服务?“五一”节期间,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创新融合科技与文化,推出人形机器人、数字人、MR体验站三大智慧文旅IP,为市民、游客带来兼具科技感与烟火气的全新文旅体验,以创新方式展现文化魅力。
景区内,人形机器人身着传统旗袍,沿途为市民、游客提供伴游、非遗展示、互动交流等服务。同时,通过与小程序数字导游系统融合,机器人还可以充当“导游”,依托“人机协同”的智慧导览体系,为市民、游客提供知识宣传、路线答疑等更加便捷的服务。
“你好漂亮!”面对游客的夸赞,伴游机器人“高情商”回复:“谢谢!你也很漂亮,说话也很好听!”“太懂‘人情世故’了,情绪价值拉满!”来自上海的游客邹先生说,“第一次遇到这么智能又有趣的机器人,能陪我们聊天,还能介绍非遗知识,太有意思了!简直就是完美的‘旅游搭子’。”
在渝中,像十八梯这样的智能服务场景还有很多。比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经典数字项目侏罗纪VR,市民、游客只需戴上VR眼镜就能回到侏罗纪时代,看到曾经生活在重庆的恐龙以及同时期的植物。
“好玩儿”“真实”“还要再体验一次”……经过体验,不少市民、游客对这个项目赞赏有加。“五一”节期间,该项目接待游客4153人次。
又比如,渝中区新引入重点文旅项目——由国际跨域艺术团队teamLab精心打造的全球知名体验型互动展览“teamLab共创!未来园”,“五一”节期间正式在重庆大都会东方广场6楼启动,凭借多媒体互动交互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创作的乐趣。“五一”节期间,该项目累计接待游客1179人次。
成立解放碑游客服务站点、实体化运行洪崖洞片区“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提供多语种志愿者服务……大量游客涌入对城市治理是一大考验。渝中区靠前谋划、积极应对,推出了一揽子城市保障服务,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整个文旅市场总体平稳有序。
节前,渝中区重点围绕“尽兴游”“便利游”“放心游”“安全游”四个主题,发布“渝中‘五有’·‘五一’乐游”精品线路,围绕“渝中有戏”“渝中有味”“渝中有礼”“渝中有趣”“渝中有yeah”五个主题,推出“央视推荐精品游”“顶流甲亢哥热游”“燃动山城减脂游”“中医康养体验游 ”等15条线路和130余个特色文旅消费场景,引导市民、游客按图索骥安排行程。
节日期间,针对市民、游客反映旅游乱象较为集中的洪崖洞区域,渝中区启动了朝天门洪崖洞片区“大综合一体化”执法实体化运营,成立了工作专班和综合执法队伍,在夜间人流量集中时段,常态化进行巡逻,打击“票串串”“带路党”“拉客党”“黑车”等乱象,并派驻了金牌导游志愿服务队和“棉花糖”志愿服务队,积极提供文明旅游宣传、免费指路、服务游客、诚信宣传、环境保护宣传等志愿服务。
据统计,“五一”节期间,该专班累计出动执法力量370人次,采取劝导、驱赶(离)、收缴等措施,处置“票串串”“带路党”、小喇叭扰民、游商贩占道等问题230余件,现场收缴马甲、小喇叭等物品共113件,驱离各类“票串串”“带路党”、游商贩等人员169名,有效改善了旅游市场秩序。
同时,渝中区还出动执法力量1640人次,检查互联网营业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旅行社门店等重点场所1740场次,及时处置违规占道经营、车辆乱停、占道拉客等问题。
此外,渝中区还升级“一键游渝中”平台,新增智慧问答、旅游厕所查询、停车引导等功能,提供个性化路线定制服务;在重点酒店、景区、特色街区和游客服务中心,发放渝中区文化旅游手绘地图1万份;通过三大运营商发布节日活动及安全提示彩信55万条;在61个公交站点投放播放“渝中‘五有’·‘五一’乐游”“一键游渝中”“渝中有sense!母城环游共创季”等主题海报2500余次。
来源: 渝中发布
编辑: 吴志杰 审核: 王萃 主编: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