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重报调查|文旅风口下,武隆旅游如何“乘风破浪”

发布日期:2025-04-16 17:25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饶思锐 冉苗俊
摘要:提到武隆,有一句话颇为经典:武隆不是一千个人来一次的地方,而是一个人值得来一千次的地方!

提到武隆,有一句话颇为经典:武隆不是一千个人来一次的地方,而是一个人值得来一千次的地方!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透过这些“金字招牌”,我们深切感受到武隆旅游业态之繁荣、产业之兴盛。它们见证了武隆旅游的更新迭代,彰显了旅游富民的典范力量。而这,同样是重庆文旅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和许多知名旅游目的地一样,武隆同样面临旅游发展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如何摆脱“靠天吃饭”?如何平衡“淡旺落差”?如何做足“旅游+”文章?这些问题对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的武隆来说,如同棋局落子,充满挑战,但也机遇无限。

4月15日,武隆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隆重举行。大会指出,着力完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系统推进高质量文旅经济、高水平文旅供给、高品质文旅体验、高效能文旅治理,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注入武隆新动力。

重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守成与创新、改革与发展“三个关系”,抓好旅游全域全时全季全业态发展等“九件事”,以“五大提升”和“四个十大”为牵引强力推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大会上,武隆区委书记范立新抛出了武隆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从1994年实现武隆景区零的突破,到2024年全区接待持票游客631.59万人、收入5.7亿元,文化和旅游产业增速列全市第1位,武隆旅游发展的30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传奇。

坚守一条线、铆足一股劲,历届党委、政府以“水滴石穿”的毅力,抢抓旅游赛道新机遇。

说起武隆旅游,提到最多的就是“三次创业”——从1994年以芙蓉洞对外开放为起点的旅游“一次创业”,到2008年开启以“做大游客总量、做强旅游经济”为主要任务的旅游“二次创业”,再到2022年全面掀起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旅游“第三次创业”,武隆旅游始终沿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路径稳步前行。

30年的砥砺深耕,武隆旅游交出了一份让游客满意、令百姓受益的亮眼成绩单:累计建成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4家,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打造天池苗寨、呐溪原乡等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8个,《印象·武隆》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仙女山街道荆竹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巴渝雪韵梦幻之旅”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入选全国精品旅游线路……

从“一个点”突破,到“一条线”延伸,再到“一大片”繁荣,武隆旅游走出了一条“景点带动产业,产业推动区域”的特色发展之路。

30年间,武隆旅游从单一景区发展到全域旅游,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实现了从打卡向刷卡、从单一旅游支撑向“+旅游”多元产业支撑的“三个转变”。

近年来,武隆持续深耕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服务六大文旅产业链。以运动产业链为例,近年来,武隆加快建设全国亚高原训练基地、国际探险公园,引进世界首家女子马球俱乐部——中国·仙女山1003 POLO CLUB,更是自2003年以来持续举办19届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使之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户外越野赛事之一。

武隆旅游还不断延伸艺术产业链,反映喀斯特山水和巴渝文化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武隆》,已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一张文旅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

吃好“旅游饭”、走上“致富路”、打响“金招牌”,武隆旅游不但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更成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有力支撑。

发展旅游30年,武隆先后探索出“廊道带动”“集镇带动”“景区带动”等富民增收机制,不断增强旅游产业辐射带动乘数效应,推动形成更多民生成果。如今,四分之一武隆人吃上了“旅游饭”,成功实现了“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这两年,哈尔滨乘着“冰雪经济”的东风,在冰雪旅游领域大放异彩;一部《我的阿勒泰》,让新疆阿勒泰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如今,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同时,文旅品牌塑造与传播,已成为吸引关注度、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如何抓住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解决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是包括武隆在内的众多旅游目的地亟须深思的一大课题。

如何摆脱“靠天吃饭”“淡旺季失衡”的制约?对于许多旅游目的地来说,“靠天吃饭”“淡旺季失衡”是制约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部分地区旅游业的兴衰高度依赖自然气候条件和外部突发状况,一场恶劣天气、一次自然灾害,或是一起舆情事件,都可能让原本火热的旅游市场瞬间陷入低迷。有的旅游市场在时间分布上严重不均,旺季时游客如织,旅游服务设施超负荷运转;淡季时门可罗雀,大量旅游资源闲置浪费,旅游从业者收入锐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如武隆区旅游产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缪传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以仙女山为例,冰雪旅游是其冬季旅游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滑雪、赏冰。然而,这种旅游模式高度依赖自然条件,尤其是降雪量和气温的变化。

景区建设如何提档升级、联动发展?很多坐拥优质资源的旅游目的地,其景区建设仍然存在瓶颈。一方面,景区内外联动不足,核心景区宛如一座“孤岛”,与周边区域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景区周边的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服务也未能与景区形成有机整体。另一方面,特色资源开发滞后,不少旅游目的地只注重核心景区的常规景点打造,却忽视了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整合。

近年来,武隆旅游名声在外,仙女山、天生三桥等核心景区热度居高不下。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周边景区的“虹吸能力”相对较弱。接下来,如何实现核心景点与周边景区的联动发展,不断释放武隆旅游的“组团效应”,还需深入思考、科学规划。

管理服务怎样实现“精准细微”,让游客宾至如归?管理服务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环节。近年来,武隆将改善旅游服务作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聚焦游客体验提升与服务流程优化,特别推出了Wulong Tourist Pass、“先行赔付”机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不过,在交通接驳服务、景区景点适老化改造、应急救援等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如何抓住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消费机遇、交通机遇和先行先试机遇,进而抢占当下文旅风口?对于武隆来说,这是一场时不我待的文旅竞速赛。

面对大势,理当乘势而上。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恰逢其时!

按照武隆的目标,到2027年,景区持票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50万人次,旅游人均消费达到1300元,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3%左右,形成全域全时全季全业态旅游格局,初步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号角声声,奏响了武隆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旋律。“形成全域全时全季全业态旅游格局”“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不仅是武隆旅游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优化旅游供给的有效手段,更是实现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勾勒全域旅游新轮廓。发展全域旅游,能有效破除区域景点“各自为政”的分散局面,促进旅游资源、要素、资金、人才的进一步集聚融合,增强区域文旅的整体竞争力。

接下来,武隆将着力推动“十大文旅精品项目”,推出“十大乡村旅游产品”,推进“十大旅游基础设施”,实现旅游发展从单一景点景区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比如,武隆推动长坝至大洞河旅游大通道建设,可以打通白云互通与罩云山、挂壁水渠等景区连接点,助力构建“大武隆”全域旅游环线,实现来武游客以白云互通为发散中心快速分流。

描绘全时全季旅游新色彩。发展全时全季旅游,是缓解旅游市场淡旺季“冷热不均”的关键钥匙,能够有效平衡旅游市场的时段性、季节性波动,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西安“大唐不夜城”便是成功范例。

下一步,武隆将进一步丰富夜间餐饮、购物、文艺演出等业态,加快推进天生三桥夜游项目建设,迭代升级《印象·武隆》实景演艺,发展音乐节、演唱会等“音乐之夜”,打造富有特色的“地标性”夜间消费经济带。同时,围绕“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玩雪”,推出四季精品景点、精品业态与精品线路。这些举措将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助推游客“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提升武隆旅游的综合竞争力。

铸就全业态旅游新风貌。可以看到,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发展全业态旅游,不仅有助于打破传统旅游的单一模式,为游客带来更丰富多元的体验,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武隆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郑庆华表示,近年来,打造全业态旅游已经成为武隆旅游发展的新亮点。下一步,武隆将持续深挖“水陆空”三栖经济,大力发展水上旅游、低空旅游、气象旅游等一系列旅游新场景,打造“处处是景、时时宜游”的一体化空间。

如何发挥“旅游+”潜力,打造武隆全业态旅游新模式?武隆将积极开发户外运动、会议会展、航天航空、军事体验、演艺演出、森林动物园等新业态品牌,推出一批非看不可、非玩不可的项目和商品,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同时,着力开展“十大文化旅游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赛前赛后、立体多维、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实现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绘就文旅融合新画卷并非一蹴而就。相信不久的将来,武隆将以更加迷人的姿态,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书写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 新重庆-重庆瞭望

编辑: 朱丹红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