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重报深一度|重庆加速迈向国际“枢纽城”

发布日期:2025-04-10 10:32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乔 程正龙 实习生 马厚雪
摘要:机场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要平台。

机场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要平台。

4月9日,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东北侧,一座宛如“凤凰展翅”的T3B航站楼惊艳登场。它的投用,不仅是重庆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更是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关键一环。

链接全球的门户型交通枢纽、陆海并济的综合物流枢纽、高端资源要素配置枢纽、开放多元的国际交往枢纽……去年底,随着第四跑道的启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成为中西部首个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如今,T3B航站楼的加入,将进一步完善机场布局,推动重庆加速迈向国际“枢纽城”。

“凤凰展翅” 硬核基建夯实航空枢纽

4月的重庆,生机盎然,城市发展的步伐愈发强劲。

走进T3B航站楼,宽敞明亮的大厅让人豁然开朗。“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根基。”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伟介绍,作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卫星厅,T3B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由主楼和4条指廊组成,设置了值机、安检、登机等设施,以及商业、餐饮、休息等功能区。投用后,江北国际机场正式形成“3座航站楼+4条跑道+1座卫星厅”运行格局,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飞机起降5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的需求。

“这一数据背后,是重庆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关键一跃。”黄伟表示,T3B航站楼将增强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区位门户复合型功能,全力助推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按照相关规划,到2035年,重庆将成为引领内陆开放的国际航空枢纽。在硬核基建的加持之下,江北国际机场从满足“走得了”到“走得好”,再到“让旅客体验更美好”,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8月,民航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建设,重庆位列其中,被赋予打造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的新定位。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何建洪表示,新航站楼的启用,让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能够更好地承接国内外航线资源,提升机场在国内国际航空市场的竞争力,为重庆打造引领内陆开放的国际航空枢纽奠定坚实基础。

加密航线 “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

北京时间4月8日6∶25,一架目的地为俄罗斯莫斯科的客机从江北国际机场顺利升空。这标志着重庆恢复往返莫斯科的直飞客运航线。

事实上,在T3B航站楼投用前后,重庆新开和恢复多条国际航线,进一步方便旅客出行。3月30日起,海南航空开通重庆⇌大阪直飞航线。4月10日,海南航空开通重庆—曼谷直飞航线,成为该航司在重庆出港的第七条国际航线。

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加速势能,除了加快机场基础设施扩容升级,更需要构建高效联动的全球航线网络。T3B航站楼投用后,新增近机位71个,高峰小时容量调增至60架次/小时,可为航线加密和拓展提供硬件支撑。

“近年来,我们努力打通‘空中丝绸之路’。”黄伟说,截至目前,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在飞的国际(地区)航线达到43条,每周200多个航班。

事实上,“空中丝绸之路”与重庆有着特殊的缘分。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要发挥带动作用。受访专家表示,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应当打造成为“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节点,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的承载能力。

一方面,要增强全球航线网络链接能力。重庆要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就要增强向外的全球航线网络链接能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化发展和全球价值链整合。另一方面,要增强综合物流系统集聚能力。重庆不仅要链接全球、辐射海外,还要联结西部、带动内陆,进一步增强航空对内陆的集聚能力和对外的门户功能,强化空空中转和地空中转,提升现代化多式联运服务能力。

可以预见,随着T3B航站楼的投用,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将加大在渝运力投入,积极拓展全球航线布局,进一步提升重庆与世界主要城市的连接度,助力重庆从“终点站”转变为“枢纽站”。

流量聚变 临空经济激活城市动能

机场与城市共生共荣、互相成就。一架架飞机起落间蕴藏着撬动区域经济、引发城市嬗变的巨大势能。

“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何建洪向记者展示了一组关键数据:航空运输每增加1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可带动地方GDP增长18.1亿元。

他认为,T3B航站楼的投用,将为重庆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年旅客吞吐量提升至8000万人次,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在重庆汇聚、流通,为重庆的消费、商务、贸易等领域带来显著的拉动效应。比如,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形成完整的临空产业生态链,推动重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黄伟介绍,江北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148平方公里,是建设经贸枢纽、发展现代产业的广阔天地。

大临空经济示范区内,正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电子、智能装备等“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形成高端产业资源集聚。机场临空核心区,引入了现代物流、保税加工、总部经济、国际商务等现代服务企业,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江北机场C4片区临空物流产业区、F片区临空国际服务区,以及航站楼前中心商务区等区域,已引入上百家企业,是离世界最近的“黄金宝地”。

重庆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航空枢纽是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T3B航站楼投用后,随着国际航线进一步拓展和加密,将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关注重庆、投资重庆,推动重庆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升重庆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旅游业则是另一大受益领域。重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提供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口岸通关流量达到52万余人次,出入境航班超过4000架次,同比分别增长约48%和25%。何建洪说,根据预测,未来几年航空运力提升将进一步带动旅游消费。

逐梦蓝天 助力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调研,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航空在重庆履行战略使命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黄伟介绍,江北国际机场将实现以T3航站楼为中心的“近起远落”整体格局,大幅减小落地间隔和起飞间隔,进一步提高航班正常性、提升放飞效率,增加旅客体验感。

这是重庆建设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的关键一步。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硬件优势转化为服务软实力。”业内专家建议,重庆需在航线网络优化、中转服务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

据介绍,在服务提升方面,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将以旅客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智能化服务设施的投入,如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设备的普及;提升候机区域的商业服务品质,丰富商业业态;加强员工培训,为旅客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

同时,为实现航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高效衔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将进一步优化与周边交通的连接。加强与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等交通方式的协同运营,实现旅客在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换乘。

而在更宏大的视野下,这座新航站楼还承载着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协同使命。

根据发展目标,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有力促进成渝地区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和打造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为成渝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据中国民航局分析预计,到2035年,成渝地区市场需求旅客吞吐量将达3亿人次和起降210万架次,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之后的第四大机场群。

奋力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庆,正以更加开放的胸襟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正以更加自信的步伐迈向世界。

起飞吧,奋进新征程的新航站楼!腾飞吧,开放的现代化新重庆!

数读江北国际机场>>>

正式形成

3座航站楼+1座卫星厅+4条跑道 运行格局

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提升至8000万人次

年货邮吞吐量保障能力提升至120万吨

2024年,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排名国内机场第七位、第九位,客货运输生产规模均处于国内前十位

当前

43条 在飞国际(地区)航线43条

25个 通航25个国家

39个 通航39个城市(包含港澳台)

初步形成了覆盖北美、欧洲、大洋洲、中东、日韩及东南亚的全球航线网络

硬核基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大事记

1990年1月

新建江北机场,揭开重庆民航发展新篇章

1997年10月

站坪扩建,建成5.18万平方米的站坪,6个停机位

2004年12月

建成8.4万平方米的T2B航站楼,16万平方米的停机坪,跑道长度延长至3200米

2010年9月

8.6万平方米的T2A航站楼、3600米的第二跑道投用,实现“双主楼、双跑道”同时运行

2017年8月

54万平方米的T3A航站楼和3800米长的第三跑道投用,江北国际机场率先成为中西部地区3个航站楼、3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

2025年4月

36.3万平方米的T3B航站楼投用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代修凤 审核: 李辉 主编:马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