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重报深一度|全市域融入 全方位推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再启新程

发布日期:2025-03-25 14:35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唐琴 实习生 李凌儿
摘要: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2个5年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作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双城经济圈建设备受瞩目。

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2个5年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作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双城经济圈建设备受瞩目。

3月24日,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召开,提出全力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奋力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局面,标志着重庆正式吹响双城经济圈建设再启新程的“冲锋号”。

深化全市域融入、全方位推进,重庆如何凝聚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强大合力?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提升能级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重庆将聚焦‘两中心两高地’‘三中心一走廊’战略定位,紧扣‘六区一高地’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明确路径方向、强化务实举措,全力提升双城经济圈建设能级,争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高健表示。

产业之于区域经济,犹如发动机之于汽车,是区域经济行稳致远的“强引擎”。其中,川渝两地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无疑成为区域经济的“中流砥柱”。

“作为扎根重庆的国资央企,西南铝持续做强、做优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在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勇担当、做表率。”中铝西南铝党委书记、董事长黎勇指出,2024年,西南铝与成都企业签订合作协议5项,带动区域产值增长超7亿元,形成“核心材料-精密加工-终端应用”跨区域闭环。

黎勇表示,今年,西南铝将联合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成渝高校协同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优化产业共建、创新共享、人才共用机制;以项目建设为牵引,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上下游企业深度协同发展,实现与成都企业的合作产量翻倍、产值翻番,以千亿级轻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新成效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西南铝轧制出的铝热轧卷。企业供图

除了先进制造业风生水起,文旅产业也渐入佳境。

“2024年,重庆文化产业、旅游业增加值均突破1400亿元,分别增长5.6%和7.4%;全市国内游客、总花费、入境游客分别同比增长12.7%、16.7%、183.6%,欧洲时报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入境游影响力榜单’中重庆位列第三位。”市文化旅游委主任高琳介绍。

“今年,重庆将加快实施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1396’行动,力争2025年文化产业、旅游业增加值均增长8%。”高琳表示。

具体来看,重庆将着力推动巴蜀文化生态保护区、川渝石窟寺保护规划尽快批复,争取申创世界级景区度假区、5A级景区等年内突破,推进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持续推进“渝味 360 碗”,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广渝进蓉出、蓉进渝出联动线路,打造入境游首站城市,新增文旅优强企业10家以上,迭代“惠游重庆”服务平台,打响“最宠游客城市”名片。

构建格局

优化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空间

“今年,重庆将加快构建‘一体两核多点’新格局,优化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空间。”高健表示,将强化中心城区强核提能级,推进万州和永川建设城市副中心、黔江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深化渝西地区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渝东新城,实行“一县一策”支持山区库区特色化发展,强化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

比如,作为重庆中心城区之一,渝中区正发挥金融业在重庆历史底蕴最深厚、要素资源最富集、生态环境优良的优势,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渝中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东表示,渝中已推动设立成渝地区联合投资中心,新增“成渝氢走廊”等项目投资110亿元,驻区金融机构授信成渝共建项目1030亿元;依托西部金融中央法务区建设,发挥成渝金融法院集中专业审理优势,增强成渝银行保险业“一中心五协会”投诉处理、纠纷调解功能;成立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专业服务智库、成渝人才服务联盟,吸引集聚金融人才2.5万余人。

谢东表示,下一步,渝中区将以金融赋能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联动中央金融机构和国有大行等推动REITs、CMBS、AIC股权投资试点等投融资模式创新;深入实施金融支持“渝企出海”等行动,打造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数字金融后市场服务高地。

地处渝西地区的璧山,正努力成为带动成渝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

“璧山将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打头阵,加快打造科技创新中心融合发展示范区。”璧山区委书记江志斌表示,2024年,璧山区综合科技创新指数74.6%、居全市第5位,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数量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璧山国家高新区综合实力居双城经济圈第4位,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达1040亿元、1071亿元,迈入“双千亿”经济区行列。

▲璧山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首席记者 龙帆 摄

江志斌介绍,下一步,璧山区将对标先进地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建强璧山国家高新区、中新生命科技城,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努力将重庆高新院打造为西部一流孵化器,在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积极融入“渝西跨越计划”,做大做强“231”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培育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梦界空间”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集聚“AI”产业,为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赋能。

而位于渝东新城的长寿区,正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

“当前,长寿区正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化工产业集聚区,助力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长寿区委书记江夏介绍,2024年长寿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规上工业总产值居全市第五。

江夏表示,2025年长寿区将在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中当先锋打头阵,全力争取重大规划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改革试点和重大平台落地,大力实施先进材料“强干繁枝”、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天工焕新”、未来产业“无中生有”三大行动,壮大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等5大产业链生态圈,更好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创新分工,加快建设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核心承载区,确保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730亿元以上。

扩大投资

夯实双城经济圈建设“硬核”支撑

重大项目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高健指出,当前,重庆正携手四川共同谋划好未来五年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共建任务,积极配合国家开展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评估和“十五五”实施方案编制,力争国家在渝布局一批产业备份、物资储备、战略通道等领域重大项目。

“2025年,重庆将深入落实‘四个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紧盯主要节点加快重大项目投资放量。”高健表示。

具体来看,重庆将储备一批短期见效、长期利好的重大项目,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加快实施176个“十项行动”重大项目,围绕低空经济、算力布局等推进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实施渝贵高铁、渝黔直流背靠背工程等对周边省辐射带动性强的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2700亿元;协同四川推进320个川渝共建重点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400亿元。

作为国资国企,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正践行使命担当,发挥产业投资旗舰引领作用,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5年来,渝富控股累计实现成渝地区投资 740.72亿元,带动产业总投资约2270亿元,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渝富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文辉表示。

比如,在助推成渝地区壮大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方面,渝富控股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和装备制造等成渝万亿级产业集群,投向成渝地区326.71亿元。

在助力成渝地区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方面,组建5亿元明月湖基金支持明月湖协同创新区项目建设和科创投资,建立全生命周期资本扶持机制,累计投资培育宗申航发、云潼科技等“专精特新”企业39家。

在助力成渝地区优化产业投资生态方面,持续放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金撬动作用,累计组建子基金7只,子基金规模102亿元,成渝基金认缴9亿元,放大11.3倍。

谢文辉提出,下一步,渝富控股将谋划投资一批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项目,助推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投资并购、基金投资、资本运作为抓手,加大成渝地区产业投资布局;以资金链为总牵引,强化“四链”融合“四侧”协同,加大成渝地区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加强双城经济圈产业投资协同合作,深化成渝与东部沿海地区交流互动,加强产业转移承接、科技创新合作。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