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聚焦2025重马|六旬截瘫跑者用双手“跑”出生命之光

发布日期:2025-03-03 18:10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杨潇
摘要:赛道上,当62岁的叶建华双手转动轮椅,以4小时06分的成绩冲过重庆马拉松终点线时,山城的春风裹挟着经久不息的掌声。今天,这位高位截瘫27年的轮椅跑者完成了人生第78场全程马拉松。从绝望到重生,他不仅转动出生命的奇迹,更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光”。

赛道上,当62岁的叶建华双手转动轮椅,以4小时06分的成绩冲过重庆马拉松终点线时,山城的春风裹挟着经久不息的掌声。今天,这位高位截瘫27年的轮椅跑者完成了人生第78场全程马拉松。从绝望到重生,他不仅转动出生命的奇迹,更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光”。

▲叶建华展示标志性庆祝手势。记者 杨潇 摄

完赛后,叶建华笑着说:“我虽然坐在轮椅上,但我从未停止奔跑,因为我慢慢发现,每一次奔跑,都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最好证明,也是对身边每一个人最好的鼓舞与激励。”

“现在孙子总说‘爷爷是超人’”

冲线后的叶建华被一群“橙马甲”志愿者和市民们围住,大伙纷纷前来祝贺他完成重庆马拉松,其中一位志愿者小王一边为他递上毛巾和水,一边兴奋地说:“早听说过叶叔的事迹,总算是见到本人了,我们跑圈都流传着您单手爬坡的故事。”

▲叶建华在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此刻的叶建华正通过视频向妻子报喜,镜头里三代同堂的笑声洒满赛道。

时间回溯到1998年,叶建华在铁路施工中被吊机砸中腰部,“余生只能卧床”成了彼时悬在他心底的魔咒。绝望中,他甚至曾想过轻生,是妻子日复一日推着轮椅陪伴他康复训练,在深夜悄悄加固手摇装置……用27年不离不弃,让他重燃希望。几年前,二人已经升级成为爷爷奶奶。报喜完毕,叶建华笑着说:“以前总害怕拖累家人,现在孙子总说‘爷爷是超人’。”

谈起他的“跑马”历史,他回忆道——2004年,他在电视上看到国外残障人士参与马拉松的报道,内心被点燃:“别人能做到,我也可以!”2015年,他首次挑战广州马拉松5公里迷你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从半马到全马,他累计完成百余场赛事,足迹遍布北京、杭州、新加坡等地。为提升成绩,他定制专用轮椅,每日苦练臂力,甚至专门挑战坡道,他说:“上坡是命运的低谷,下坡就是人生的转机。”

“重庆的温度藏在每一个弯腰守护的瞬间里”

叶建华说,2015年,他加入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的自理训练营,成为心理导师,鼓励残障人士接纳现实、拥抱生活。在他的带动下,数百名残障伙伴加入跑团,包括视障、听障和肢残跑者,由此,他认识了全国各地、天南海北的好友,几乎每到一个城市跑马都有友人相伴。

▲叶建华与伙伴们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这一次,在他身边的是黑暗跑团的陪跑员们,这是一支由残障跑者和陪跑志愿者组成的全国性公益跑团,全程为他尽可能“隔离”赛道上的一切有可能的危险。在终点区,叶建华望着陪跑员被汗水浸透的后背感慨:“重庆的温度藏在每个弯腰守护的瞬间里,没有志愿者的守护,就没有我们的自由奔跑。”

叶建华所言不虚,今天,在黑暗跑团的组织下,与叶建华同行的还有十余名视障、听障选手和轮椅跑者。他们一同在赛道上挑战自我,用坚持和勇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奔跑传奇。在黑暗跑团志愿者们的协助下,视障跑者与陪跑员用陪跑绳默契配合,轮椅选手则被全程贴心保护。

黑暗跑团(重庆站)负责人卢为告诉记者:“看上去是我们在付出,但其实叶老师和其他跑者们更是我们的老师,教会我们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要坚持向前,永不言败。”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周双双 主编:吴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