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重庆掌故|听“故事大王”吴文讲“重庆言子”——“瘟猪打老虎,打的尽是土”

发布日期:2025-02-24 11:35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摘要:说重庆言子,听走马故事。

说重庆言子,听走马故事。

今天这个龙门阵,与一个重庆言子有关:“瘟猪打老虎,打的尽是土。”

1 “唐瘟猪”面带猪相心头嘹亮

老虎乃百兽之王,人们闻虎打抖、谈虎色变。重庆地界,很多年前也是群虎游荡之所,在文献中就有好几处关于老虎出没的记载。《巴县志》载有:“明万历十四年秋,重庆有虎入城”“清康熙四十三年,虎入城”“清雍正三年,虎入城”……人们为了捕杀老虎,想了不少办法,其中有一种办法俗称“扮猪吃老虎”。龙门阵摆到这里,我就来给大家讲一个猪与虎相斗的故事。

故事里说的猪,既不是荣昌猪也不是太湖猪,既不是藏香猪也不是马身猪,而叫“瘟猪”。这“瘟猪”其实是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很不一般的人,有头有脸、有名有姓,大号叫唐式遵。

唐式遵,四川仁寿人,曾任国民政府陆军二级上将、四川省主席。1920年,唐式遵升任师长,1927年兼任重庆市政督办,后兼任渝(重庆)简(简阳)公路局局长。在重庆时,唐式遵有两处公馆,一处在沙坪坝山洞(今沙坪坝区山洞街道平正村33号),另一处在主城通远门附近(现渝中区金汤街80号)。唐式遵长得肥头大耳,平时温文尔雅、说话啰啰嗦嗦,缺乏军人的阳刚之气,故被人称为“唐二瘟”“唐瘟猪”。说他是“猪”,他确实有点面带猪相心头嘹亮;说他是“瘟”,那还真有点来历。

2 通远门外窜来一只大老虎

唐式遵小时候崇拜军人。父亲让他学文,他不愿意,慷慨激昂地说:“当今乱世,毛锥子何用?儿决心投笔从戎,博万户侯耳!”所以,读了几年私塾的唐式遵考取了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在当时,这个学堂是响当当的顶级军校,同学中有刘湘、杨森、王瓒绪等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了川军大佬。

因为念过几年半通不通的四书五经,唐式遵说话时总是摇头晃脑,满嘴之乎者也,不管说话还是做事,总是文绉绉地绕圈子,一副磨唧唧、酸溜溜、病恹恹的样子。所以,同窗校友就赠给他一个外号“唐瘟猪”,讽刺他缺乏作为一个军人应有的豪爽与阳刚。

1920年夏,军阀混战期间,唐式遵以川军第一军、第二军前敌总指挥的名义入湘作战。面对劲敌吴佩孚,唐式遵临阵犹豫不决,错失战机。在随即爆发的交战中,唐式遵率部迂回,意图与友军合围敌军。正当调兵遣将之际,敌军一个师忽然从侧面插入,将其打了个落花流水。唐式遵仓皇溃退,湘军趁势紧追,一口气撵到了渠县城下,而配合包围的友军李树勋部,正要率部对湘军发起反冲锋,不料得报唐式遵兵败溃逃,后路已被截断,顿时军心大乱,川军几近全军覆没。李树勋率了几个亲兵拼命冲破血路,总算逃回了渠县城中。李树勋逢人便大骂唐式遵果然是个“死瘟丧”,害得自己全军覆没。从此,“唐瘟猪”这个绰号更是传开了。

唐式遵打仗无能,生活中倒是很喜欢结交朋友,常常吹笙鼓簧大宴宾朋。他既喜欢别人吹捧自己,更善于溜须拍马逢迎上司。因此,1920年至1930年,唐式遵不断升迁,还在通远门附近的金汤街花重金购置了一栋两楼一底的宅子,取名“唐公馆”。

1930年春,时任川军32师师长的唐式遵,在公馆内大宴宾客。正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宾主们兴高采烈、耳酣面热之际,忽然平地一阵狂风猛起,公馆内盆倾瓮倒、飞沙走石。公馆外一棵大黄葛树也是一阵枯枝溅落、树叶横飞。

不期而至的狂风过后,打枪坝城墙外突然传来凄惨惶恐的呼救之声,城墙上的值班士兵也不断发出阵阵惊呼。见此动静,公馆内一干人等全都没了饮酒的兴致,齐刷刷走出大门,在院外引颈观望。“墙上的,咋咋呼呼的吼啥子吼,天塌下来了吗?”唐式遵涨红着脸,望着通远门城头大声喝问。“报告师长,有老虎!有老虎!”回答的士兵虽声音洪亮,但明显带着惶恐不安的颤音。

“哈哈哈哈哈,区区一只老虎,有何惧哉?本将军杀敌无数,岂怕一大虫耳!”说罢,唐式遵又是一阵狂笑,趁着酒兴,“噔噔噔”就跑步上了城头。众人听他这么一吹,暗暗哂笑:“你一个跑路将军,也敢声称杀敌无数?”但碍于情面,不好多说,纷纷跟着上了城墙。

3 瘟猪打老虎,打的尽是土

脸红筋的唐式遵在墙头举目一看,果不其然,一只斑斓猛虎张开血盆大口,瞪着巨目,在一棵黄葛树下或扑或蹬,似要上树捕猎。而高高的黄葛树顶,一位农夫正紧抱摇摇欲坠的树枝,口中大呼救命。

唐式遵见状,朝树上之人大喝一声:“嘿!那位老乡莫慌,本将军来救你!”说完,撸衣扎袖,“啪啪”两声,朝两掌各吐一口口水,然后搓了几下,接下来双手“噼里啪啦”在胸膛、屁股、大腿上一阵拍打,还试着跳了两跳,似乎要飞身下城,来一个“武二郎醉打白额虎”。做完这一系列过场之后,唐式遵一伸手,从腰间掏出一把勃朗宁手枪,人往墙头一靠,举手抬枪,朝着下面就“啪啪啪”连放数枪。随着枪声,老虎四周的地面尘土四起、碎石纷飞。树下大虫虎躯一震,陡然一个猛回头,望着城墙就“嗷”地来了一声怒吼。

本来要齐声喝彩的众人,见那猛虎浑然无事、毫发未伤,便硬生生地将那个已然吐到嗓子眼儿的“好”字吞了回去。

“本将军明人不做暗事,一身光明磊落,从不背后伤人,现在用枪声将之呼唤回头,为的就是要和它面对面较量一番!”唐式遵收回手枪,对身后的勤务兵说:“去,把岗哨上那挺机关枪给我拿来,本将军今日就要将这害人精就地正法,为民除害!”

勤务兵把机枪搬过来,架在墙垛上。唐式遵接过枪把子,双脚一叉,站了个八字桩,望着树下的老虎“嗒嗒嗒”就是一阵扫射。那头百兽之王瞬间被炽烈的枪焰绞杀在黄葛树下。

老虎被击毙后,唐师长又命部下把老虎搬到中央公园(现人民公园)展览,一则供百姓参观,二则宣扬自己的功绩。

三天后,唐式遵让厨师剖虎剔骨,请了城内不少达官显贵、富商名流,来唐公馆赴老虎宴。宾客中有个商会的马会长,此人善拍马屁,爱写打油诗。喝得二麻的马会长吹捧道:“将军此次英雄气概,不免让老夫诗兴大发,特为将军赋诗一首:‘面对大虫心不跳,胆大心细枪法精。武松因醉才打虎,为民除害唯将军。’唐将军的这次壮举,真正是应了那句老话——虎落平阳被犬欺呀。”此时的唐式遵酒精上头,对马会长的奉承话也半梦半醒,随口回应道:“哪里,哪里,乡绅们谬赞了。”

席散之后,商会的一位副会长乃奸恶之徒,说马会长将唐式遵比喻成狗,借机想敲诈马会长。马会长这才醒豁过来,吓得连忙找人说合,并登门向唐式遵送上十条“小黄鱼(金条)”赔罪。

看到对方带着金条前来赔礼道歉,唐式遵哈哈大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黄鱼’唐某就不要了。尔以后说话,须当思之慎之!”此事到此为止,最终皆大欢喜,这也算唐式遵豪爽耿直了一盘。

据记载,唐式遵所射杀的老虎,是重庆主城最后一次野生老虎现身,此后重庆主城再无虎踪。后来,民间就留下了“瘟猪打老虎,打的尽是土”这个言子,用来嘲讽愚笨之人喜欢逞能,但又抓不住重点的意思。

(本文根据民间传说及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吴文(作者系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来源: 新重庆-重庆晨报

编辑: 代修凤 主编:马京川 审核: 何祥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