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权威发布|去年全市各项贷款余额首次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 “智融惠畅”助力重庆经济向上向好

发布日期:2025-02-18 17:45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是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必然要求,去年,重庆金融系统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哪些支持?成效如何?

2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推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会上,相关部门给出了答案:重庆金融系统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推动全市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金融供给充足,为重庆经济发展态势向上向好提供了重要助力。2024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7565亿元;截至2024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达60119亿元,同比增长6%,首次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

精准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

去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户数达1.9万户

2024年,重庆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努力打造西部地区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标杆,扎实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重庆金融系统在精准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去年,我们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抓手,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以及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人行重庆市分行行长姚力说。

比如,人行重庆市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印发《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三年行动计划》,政策系统集成支持制造业发展。目前,相关政策成效已经开始显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达119亿元,贴息后利率仅为1.4%。

再如,全市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各类金融资源,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创新推出“经营成果挂钩贷款”“贷款+认股权”“科企梯度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超百种,对特色优势产业、“新星”产业集群提供专属服务;实施首贷破冰、“一行一品”等专项行动,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此外,重庆还打造了长江渝融通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搭建了制造业支持政策库、产品库、企业项目库、案例库,实现“一网协同”落地各项支持政策。2024年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为4819个项目库内企业提供贷款1571亿元。

通过种种努力,重庆金融系统支持制造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户数达到1.9万户,同比增长22.8%;截至2024年年末,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2617亿元,同比增长14.6%;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较年初增长8%。

在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重庆金融系统也给予了精准有效的支持。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市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设施“三大工程”贷款余额达297亿元,居全国前列;绿色、普惠小微、民营经济等贷款增速均高于平均水平。

金融保障重大战略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市地方金融局副局长龚荣洁介绍,2024年,全市银行机构为成渝共建重大项目投放信贷资金超过1200亿元;成渝金融法院、“双圈发展基金”、“双城增信公司”等实体稳定运行,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等战略任务。

金融改革创新活力提升

去年全市新增绿色融资规模超2200亿元

通过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是全市金融系统支持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项务实之举。

“近年来,重庆积极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绿色金融改革,建设‘渝金通’金融大脑、‘渝金盾’风险大脑信息系统,创新推出‘技改专项贷’‘知识价值信用贷’等产品,金融改革创新活力显著提升。”龚荣洁表示,2024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5%,连续7年实现“量增价降”。

同时,重庆还向国家争取到AIC股权投资等试点,成立全国首支“银发产业”保险投资基金,规模达100亿元,多层次、立体化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绿色金融改革也是重庆金融改革的“重头戏”。2022年8月,重庆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去年印发的《重庆市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高质量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推进绿色金融改革。

人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温江勇介绍,2024年以来,重庆金融系统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不断丰富;重科技,数字支撑绿色金融改革不断升级;优结构,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碳转型成效明显。

例如,三峡银行、重庆银行、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在全国较早推出“取水权预质押贷”“排污权质押贷”“碳挂钩贷”等产品,有效盘活存量生态资源,支持高碳产业转型。目前,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农商行等众多金融机构已累计推出绿色转型金融产品330余款。

人行重庆市分行迭代优化“长江绿融通”系统,与市生态环境局的“气候投融资”、市住房城乡建委的“绿色建筑标识管理”等平台互联互通,助力金融机构识别绿色项目超2700个、融资对接超2800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绿票通”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银行在渝投放贷款176亿元,预计每年可实现减碳超460万吨。

2024年,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1+N”融合发展体系在重庆加速形成,全市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等五大绿色产业绿色贷款占比超7成。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全年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贷款超110亿元,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得益于上述举措,绿色金融资源加速向重庆聚集。截至2024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超8200亿元,同比增长20%,较全市各项贷款增速高14个百分点;2024年,全市新增绿色融资规模超2200亿元,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近三成。

金融开放向纵深推进

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领域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

重庆金融开放也在向纵深推进。

“2024年,我们以高质量外汇服务助力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温江勇表示。

比如,人行重庆市分行牵头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2”省区市金融外汇合作机制,探索“通道金融”一体融合发展;启动跨境金融支持“渝企出海”专项行动,加强金融外汇政策集成、精准服务。截至2024年末,重庆与东盟涉外收支额突破70亿美元,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领域本外币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其中,西部陆海新通道专项应用场景累计服务700余家企业融资结算54.6亿美元,被中央网信办评为区块链创新应用全国“十大优秀案例”。

再如,人行重庆市分行聚焦稳外资稳外贸,促进融资结算高效顺畅。2024年,重庆落地中西部首个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升级优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改革政策,累计便利300余家企业收支超1000亿美元;落地资本项目支持重庆高质量发展试点,进一步便利外资企业在渝投资、企业借用外债和境外上市;采取小币种避险、境内外联动避险等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汇率风险。2024年,全市外汇衍生业务签约128亿美元,服务企业480家。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紧跟数字金融发展趋势,推动线上服务全程通畅。其中,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上线了银企融资对接、汇率风险管理等9个应用场景,累计便利全市近1800家企业、贸易融资结算576亿美元,并支持银行提供20多种线上跨境金融服务产品。

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

全市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05万亿元

上市公司作为企业“领头羊”,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去年,为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重庆做了哪些努力?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重庆证监局加强央地协同、部门联动,着力推动我市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重庆证监局副局长李鸿博表示。

去年,重庆证监局联合市委金融办制定了《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方案》,实现调研走访“全覆盖”,协调解决上市公司实际问题41项;与市国资委共同开展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同时,该局还推动上市公司稳健经营,服务地方经济能力逐步增强;推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增持回购,提升投资价值。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重庆共有境内上市公司78家,排名全国第17位;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05万亿元,其中2家公司市值超千亿元,26家公司市值过百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78家境内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49.28亿元,研发投入146.47亿元,缴纳各项税费371.3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6万个。

2024年,重庆有61家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250.18亿元,同比增长49.83%,其中,18家公司实施春节前分红55.42亿元;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实施增持回购19.36亿元。

2024年,重庆还积极落实“并购六条”政策安排。比如,重庆证监局联合市委金融办印发《重庆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作举措》,举办并购重组专题培训会,搭建产融对接平台,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加强产业整合。这一年,重庆百货成功吸收合并重庆商社,有效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赛力斯等2家公司并购重组取得积极进展。

数读>>>

重庆市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体情况♦

2024年——

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7565亿元

截至2024年末——

全市各项贷款余额达60119亿元,同比增长6%,首次迈上6万亿元新台阶

♦重点领域♦

截至2024年末——

制造业贷款户数达到1.9万户 同比增长22.8%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2617亿元 同比增长14.6%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 较年初增长8%

♦金融改革♦

2024年末——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同比增长12.5%

截至2024年末——

绿色贷款余额超8200亿元 同比增长20%

2024年——

新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贷款超110亿元

♦金融开放♦

截至2024年末——

重庆与东盟涉外收支额突破70亿美元

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领域本外币融资余额突破6000亿元

♦推动上市♦

截至2024年末——

重庆共有境内上市公司78家

排名全国第17位

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05万亿元

(记者黄光红整理)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田韵沁 审核: 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