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重庆瞭望|春节里的中国式浪漫

发布日期:2025-02-05 10:48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周宝琴
摘要:从气势豪迈的潮汕英歌舞,到脚踏高跷穿梭巡游的甘肃社火,从喜庆吉祥的安徽鱼灯,到重庆无人机表演的“山茶花绽放”……

从气势豪迈的潮汕英歌舞,到脚踏高跷穿梭巡游的甘肃社火,从喜庆吉祥的安徽鱼灯,到重庆无人机表演的“山茶花绽放”……

最近几年春节,各地年俗纷纷出圈。让人参与到热闹节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场场喜庆团圆的中国式浪漫。

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春节,也以中式美学的极致浪漫,向全世界释放着“中国年”的魅力。数据显示,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今年到中国过春节的外国游客同比增长150%……

那么,春节里的中国,浪漫在何处?

▲1月13日,在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顺城街幼儿园举办的新春庙会上,孩子们围观糖画制作。刘昌松 摄/新华社

“活”起来、“潮”起来的,不仅有大江南北的民俗庆典,还有我们心中泛起的文化自信。

从历史纵深处回望,春节这一绵延千年的浪漫,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足以撑起我们今日的磅礴诗意。龙灯、狮舞、鞭炮、庙会、社火等年俗活动,在这片土地上世代传承,塑造着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山川风物虽各有不同,我们仍能在每一场庆典中,感受到春节带给我们的集体文化记忆与幸福。

放眼世界,春节也在文化传承中沟通世界、连接你我。从英国伦敦、澳大利亚珀斯到巴西里约热内卢、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春节庆祝活动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常态,甚至是全国性庆典。

春节,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日意义。它不仅是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符号,更是一扇世界人民了解“何以中国”的宝贵窗口,是一条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灵相通的纽带。

另外,一幕幕生动的“赛博新春”图景正在“穿越次元”,构建起了新时代的年味与文化认同。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我们也在对中国文化进行一个科技美学的表达。春晚机器人扭秧歌拜年、街头机器狗舞狮、烟花与无人机一起上演“星际之门”、现场挥毫与AI对联共迎春……各地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传统年俗演绎出了“时尚范儿”,为“年味”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

从过去到现在,从雪域高原到巴山蜀水,从茫茫戈壁到江南水乡,从黄土高坡到中原大地,乃至有华人居住的每一个世界角落,我们都能窥见热闹、大气、喜庆的中国式浪漫,在不停地奔腾。

▲2025蛇年春晚节目《秧BOT》表演者及工作人员合影。/新华社

红火诗意的中式美学背后,承载着我们灿烂的生活理想与最生动的烟火中国。

“春节是中国人文化生活、生活理念的集中呈现。”节日的本质是人们的精神生活,诸多热闹的年俗与讲究,实则是高扬在中国人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

红红火火的颜色。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红色的灯笼装扮着节日的繁华;各处的门扉,都贴着红彤彤的春联,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未来的祈愿;红色窗花,剪出美妙的图案,为千家万户增添喜气;红包中,包着我们对亲人最真挚的关怀……

每到春节,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便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气氛。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色彩的交织,更是文化的积淀与美学的升华。这红,是中国人心中最动人的颜色,它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诠释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的坚守。

忙忙碌碌的热闹。尽管随着物质条件的富足,很多人感慨年味淡了。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我们选择筹办年货、走亲访友,去过一个传统的中国节,还是选择奔赴远方,在人潮中过一个“旅游年”,春节仍然是中国人最不容马虎的节日。从吃的、喝的、穿的到玩的、看的、用的,在春节上,我们总会花费最多的心思。

数据显示,截至2月3日,2025春节档票房破83亿,一些热门景点再现“人从众”景象,春节假期前五日,相关平台“春节旅游”搜索量增长168%,异地餐饮团购消费增近五成……飙升的数据也印证了人们对它的重视,而春节,最动人的也莫过于它的热闹与喧嚣、忙碌与拥挤。

吉祥喜庆的祝福。我们在春节许下美好祈愿,燃起对生活的热望。饺子、汤圆、年糕、面条、鱼和鸡等春节美食,暗示着富贵、长寿、平安、吉利、好运与兴旺;每到初五,社交平台处处呈现出迎“财神”的热闹景象;在和亲友的相聚中,我们总是举杯相庆,说着吉祥话和吉利话,赢得满堂笑……这些绝非可有可无的年节饰物与花边,而是中国人对生活最赤诚的热爱与最美好的向往。

繁盛热闹的春节,是中国人一年精气神的集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勤劳坚韧的中国人也总有使不完的劲头,很多时候为的就是把年过得越来越像样。

▲1月2日,铜梁区实验幼儿园,小朋友正在学习龙舞表演。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普天同庆里,蕴藏着中国的人性伦理之美,是一场温暖的“人民大联欢”。

春节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它把山川湖海变成巨大的情感磁场。在这个时刻,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宁静乡村,华夏大地处处都洋溢着喜庆与祥和,人与人之间,也都涌动着最美好的深情与善意。

千山万水,也挡不住对家的奔赴。不管距离多远,人们总是愿意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回到老家去。中国人对家的渴望,也造就了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据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等方面预计,今年春运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

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春运或许会呈现出新的面貌。但不变的是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对团圆的期盼,这种情感将永远是中国文化中最动人的篇章。

过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阖家欢乐的相聚。年的滋味如何,最关键的是一起过年的人。中国人格外重视亲情,把以家庭为单位的血缘关系看得尤为重要。

正是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春节成为一年中最温暖的时刻。家人间的一句“过年好”,一声“辛苦了”,可以消解我们一年的疲惫;对祖宗的怀念、对长辈的孝顺、对晚辈的慈爱、兄弟姐妹的亲密无间,中国人的人伦之美,都在阖家欢乐的中国年中得到了最充分展现。

春节的情感催化剂,让普通人之间也能心灵相应。春节是中国人情感共同体建立的催化剂,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和团圆的节日里,人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意与浪漫。

在辽宁朝阳市、山东平阴县、重庆黔江区、河北邯郸市等诸多地方,老百姓们为了欢度佳节,举办起了“村晚”;在全国许多古镇,都搭起了“长街宴”,首尾相连的长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各色菜肴,将邻里和游客聚在一起,品尝舌尖上的年味。

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达,人与人之间双向奔赴的善意也让这个春节充满温情。比如,我们能和远方的朋友互致云端祝福、共赏虚拟庙会;又如,一名视障女孩,独自踏上1200公里的春运返乡路,一路上,她被多名工作人员和乘客接力“护送”,她也用精心制作的贺卡和无数声谢谢,感谢每位帮助自己的人……

千古风流的土地,孕育了无数饱含诗意与勤奋的人民。正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点滴,构成了万千国人热爱的人间烟火气,正是这些人间烟火气,融汇成了一幅新时代的中国年俗图景,上演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唐文培 主编:马京川 审核: 何祥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