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梅花奖得主孙勇波:重视川剧学员培养,助力城市文化传承

发布日期:2025-01-24 13:00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欣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在传承城市文化、滋养城市文明上开创新局面。我想,作为重庆城市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川剧的传承保护要有新作为,就得更加重视对川剧学员的培养工作。我今年的提案就与此相关。”1月23日,市政协委员、市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孙勇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在传承城市文化、滋养城市文明上开创新局面。我想,作为重庆城市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川剧的传承保护要有新作为,就得更加重视对川剧学员的培养工作。我今年的提案就与此相关。”1月23日,市政协委员、市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孙勇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昆高胡弹灯,五腔共和形成的川剧艺术,是重庆地域文化的代表,是最具辨识度的重庆文化符号,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三度梅”得主沈铁梅的带领下,重庆市川剧院一路高歌,成长为中国戏曲领军院团,为川剧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年来,重庆川剧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欣欣向荣,总体向好。”孙勇波表示,《金子》被誉为当代中国戏曲艺术的一座里程碑,《江姐》也摘得文华大奖,去年首演的《碧波红莲》集结了青春阵容致敬经典,深受年轻观众喜爱,正在排演的《巴 蛮子 》也备受期待,“可以说,重庆川剧在讲好重庆故事、中国故事方面 作出了 表率 ,让川剧艺术走出了重庆、唱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戏曲发展的根本在于出人出戏,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戏曲人才。“重庆的川剧事业 亟需 加强接班人的培养力度,目前来看,我们的接班人还是比较匮乏的,有青黄不接的苗头。虽然2024年我们新招了一批,但还不够。川剧学员招生应该有序地形成五六年一招的模式,这才有利于形成有层次的梯队式的接班人队伍。”孙勇波说。

就在前几天,由重庆市川剧院、重庆艺术学校联合培养的2024级川剧班进行了首 学员考核 。经秋历冬,在经历了第一学期的学习训练后,37位川剧 班小 学员首次集体登台亮相,展示学业成果,接受老师们的检验,以及建议和指点。小学员们从零起步学习川剧,通过短短半年的学习训练进步很快,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肯定。

▲1月15日,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巴南校区,川剧班学生们在进行考试。(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张春晓 摄/视觉重庆

“但这批学员,是时隔10年才重启的招生。”孙勇波介绍,2014年,重庆市川剧院首次自主招生,“2014级学员已经毕业进入剧院工作,他们中涌现出不少新秀,不但可以很好地登台演出,而且通过新技术手段为川剧传播进行了多元探索,他们的活力与创新精神,对于川剧艺术的保护传承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剧院首次在重庆自己培养学员,此前,我们的青年演员要么是自主招生后送去成都培养,要么是直接从成都引进到重庆。”

川剧凝聚着川腔川韵,川渝两地都是川剧生长的土壤。孙勇波表示,如今,重庆对于川剧学员的培养愈发重视,也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措施,“但10年才招一次,间隔还是太长了,按照艺术规律,我们认为应该每五六年就要招一批,培养完一批就应该接着培养下一批,这才能保证人才不断档。青年川剧人才是川剧艺术的新鲜血液,要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川剧艺术才能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壤,为打造重庆文化辨识度注入新动力。”

除了加强人才培养外,孙勇波还建议,要注重培养师资。“重庆艺术学校的师资条件还有待加强,学员班的师资很大 程度 由川剧院演员兼职。但这种局面长久来看不利于人才培养,因为演员本身也有很多演出任务,带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成长,另外,川剧行当很多,我们有条件从事教学的演员相对是不够的。所以要做好川剧的传承保护,建议从川渝两地加大师资引进力度,让更多优秀老师加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