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全球唯一!中国率先将美国学者设想变为现实

发布日期:2025-01-16 09:56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摘要:近期,“天关”卫星首批科学成果正式发布。自2024年1月9日发射以来,它探测到多种类型的暂现天体,并捕捉到几例可能的新类型暂现源。其卓越的X射线探测能力得益于核心载荷——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中文名为万星瞳),也被称为“龙虾眼”。

近期,“天关”卫星首批科学成果正式发布。自2024年1月9日发射以来,它探测到多种类型的暂现天体,并捕捉到几例可能的新类型暂现源。其卓越的X射线探测能力得益于核心载荷——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中文名为万星瞳),也被称为“龙虾眼”。

科研团队自豪地表示:“国际上至今没有能与‘龙虾眼’媲美的载荷甚至样机,我们在技术上一步跨越近30年!”

▲“龙虾眼”光学系统在国家天文台实验室进行装调。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供图

“试试就试试”

恒星爆炸、中子星合并、黑洞吞噬恒星……一系列天文事件总在瞬间发生,大量X射线光子向四面八方奔腾而去。想要了解这些天文事件,用一台能看到极其广阔宇宙空间的望远镜去捕捉、观察X射线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2000年以来,“时域天文学”逐渐成为国际天文学界的前沿领域,采用“龙虾眼”结构设计观察X射线的望远镜是推动这一领域的先进工具。这项技术最初的想法源自美国天文学家罗杰·安吉尔197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

2010年夏天,刚从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工作的张臣即将入职国家天文台,他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的电话。

“‘龙虾眼’可能是个突破点,要不你来试试?”张双南开门见山。“试试就试试!”张臣毫不迟疑地答应了。

就这样,张臣入了“龙虾眼”的“坑”,担任刚刚提出的空间站X射线全天监视器技术负责人。当时还没有“龙虾眼”在空间项目中成功应用的先例。张臣深知,自己面对的是一道世界级难题。

自主攻克致命问题

镜片是“龙虾眼”望远镜的关键部件之一,当时,仅有一家法国公司有能力生产这样的镜片。“他们每片卖20万元,我们计划购买400多片,对方不降价也不保证质量。”

经过反复沟通,团队决定先尝试购买20片镜片。结果,等拿到产品,检测后却发现只有10片可用。“对一个空间望远镜项目而言,这是一个致命问题。”张臣说。

在希望最渺茫的时候,团队也没有放弃。2015年,在“天关”卫星背景型号研究后期,国内一家生产相近产品的企业——北方夜视公司主动请缨,承担“龙虾眼”光学器件的自主研制任务。

在张臣的记忆里,那是一段为了梦想而忘我奋斗的难忘时光。“一开始镜片性能很差,科研团队投入了全部精力,实现了快速迭代。”

北方夜视公司不计成本,分批生产了2万余片“龙虾眼”镜片,并进行批量化筛选,完成了正样所需的400余片镜片的筛选,再由人工复核,最终实现所有正样镜片参数零错误。

大家对每一个指标精益求精,甚至不惜重新设计。对于代表分辨率的指标“角分”,团队一个角分一个角分“死磕”。最终,这一指标达到4至5角分,最佳达到3角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子模块装调

没有先例的超前决定

团队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是光子探测器研制。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后,团队创新性地将背照式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应用于探测X射线光子。尽管CMOS早已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手机摄像头,但这是国际上首次将CMOS探测器应用于空间X射线天文探测。

2022年7月,“龙虾眼X射线成像仪”(LEIA)在轨试验取得成功。但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在轨试验的CMOS出现了异常条纹。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组织几家单位共同分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能想到的实验都做了。那段时间里,整个团队神经紧绷,许多人的眼睛都是红的,铆足了劲在干。

所幸,通过缜密的实验,他们基本得出结论:这是一个由局部缺陷引发的个别案例,而非批量生产的问题。项目按计划继续向前推进。

互补,但不越位

在“龙虾眼”的研制中,3家单位的科研团队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成功完成全部国产化的自主研制。

其中,国家天文台负责设备的科学性,提供光学设计、镜片参数的X射线测试、镜片质量改进路线的科学建议,以及“龙虾眼”聚焦镜组件的自动化装调、测试和标定;北方夜视公司负责镜片实际加工和工艺改进;上海技物所则负责工程实现,组装整个载荷仪器,逐一攻克了结构热控、横向阵列、CMOS探测器复杂结构、精密热控及电子学等关键技术。国家天文台和上海技物所还负责完成了完整的“龙虾眼”望远镜模块地面X射线标定。

这次合作就像一支足球队踢了一场好球,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位置,队员们互相配合、互补,并且没有越位。

“遇到问题时互相帮忙,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精神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张臣说。

来源: 中国科学报微信公号

编辑: 袁文蕙 主编:马京川 审核: 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