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荣昌奋力建设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

发布日期:2024-10-14 16:17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雨 首席记者 龙帆
摘要:10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荣昌专场发布会。会上,荣昌区相关领导围绕“唱响做靓‘民营经济’‘历史文化名城’两张名片 奋力建设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提问。

▲2024年10月14日,“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荣昌区专场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核心提示

发布人:

荣昌区委书记 高洪波

荣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万容

荣昌区委副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 廖传锦

荣昌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 李冬


1

0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荣昌专场发布会。会上,荣昌区相关领导围绕“唱响做靓‘民营经济’‘历史文化名城’两张名片 奋力建设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提问。

唱响做靓“民营经济”“历史文化名城”两张名片

据介绍,荣昌取“繁荣昌盛”之意而得名,建县1266年,得名651周年。荣昌历史文化悠久,拥有荣昌陶、夏布、折扇三大国家级“非遗”,是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双城经济圈腹心,地处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奋力建设成渝相向发展的“桥头堡”;畜牧资源富集,拥有西南大学和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一校一院”等科研院校、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是中国畜牧科技城;宜居宜业宜游,拥有夏布小镇、安陶小镇、万灵古镇等多个特色古镇,围绕运动健身、康养研学、旅游度假、就业创业等,打造“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老年关爱型”城市。

“当前,荣昌正着力在川渝合作、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城乡融合、美丽宜居等六个方面先行先试,奋力建设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在会上表示。

在川渝合作方面,荣昌抢抓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渝西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成为川渝交流合作的重要目的地,实现了从“川渝地理边沿”到“一体化发展前沿”。

在产业集聚方面,荣昌坚持工业立区兴区强区,加速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升了综合实力。2015年撤县设区后,荣昌突出大抓制造业、科技创新、民营经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数字经济“六个大抓”,一方面深耕特色,推动生猪向畜牧、食品全产业拓展,陶向瓷产业转型,夏布向服饰产业延伸,折扇向文创产业升级;一方面从无到有,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战新产业”建链成群,获批电子电路、休闲食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六大市级特色产业园,形成“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工业投资保持年均10%以上增长,占固投比重保持在50%以上;工业税收占比从2020年的25%上升到40%,制造业贷款从17亿元上升到44亿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到“新兴工业区”再到“全市工业大区”的蝶变。

在这个过程中,荣昌把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主力军,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和企业投资大幅提升。近年来,荣昌民间投资增长保持在30%以上,民营经济贷款增长保持在25%以上,推动银行存贷款总额从700亿元上升到1200亿元,高新区实现了从县级工业园区到市级、国家级高新区的跃升,荣昌实现了从少人问津之地到纷至沓来之城的蝶变。

与此同时,荣昌还着力围绕文化建设,打造“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名城”。2021年,市政府批准荣昌为重庆市市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也是重庆38个区县第四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每年要举办历史文化活动周,打造民俗文化巡游等活动,每年赴荣昌旅游游客上千万人次,吸引数百名网络达人直播。现在,“千年非遗城·繁荣昌盛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大幅提升,荣昌区从一个无名的小县城成为文旅繁荣的网红城市。

该区将夏布小镇、安陶小镇、万灵府邸等作为活动举办地,经常表演非遗技艺,打造“夜市街区”,今年国庆期间荣昌外来游客180万人,形成了“百万人游荣昌”的繁荣景象。

下一步,荣昌将持续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吸引游客从景区观光式旅游,到文化体验式旅游,再到全域沉浸式旅游的转变,推动荣昌从网红走向长红。

荣昌“企业之家”:一年为企业解决难题1300多件

“民营企业要做大,营商环境一定要做好。”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表示,该区近年不断出台惠企利企强企举措,成立还不到一年的“企业之家”,至今已为企业解决难题1300多件。

高洪波将该区的惠企利企强企举措提炼总结为“123456”营商环境。即:“一家人”:来了就是一家人;“两手抓”: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企业服务;“三个尊重”:尊重企业家、尊重投资者、尊重纳税人;“四到”: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五商”:尊商、重商、亲商、爱商、诚商。“六不要”:不要把自己当官、不要对企业说“不”、不要当“二传手”、不要事不关己、不要“本本主义”、不要夹杂个人私利。

这些措施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动,推动该区民营经济形成了“78899”发展格局,即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GDP、80%的税收、90%的就业岗位、99%的经营主体由民营企业创造。民营经济是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就业创业的“压舱石”、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社会事业的“守护人”。民营经济成为荣昌最靓名片、民营企业成为荣昌最大优势、民营企业家成为荣昌最宝贵资源。

2023年11月1日,荣昌“企业之家”建成运行,书记、区长担任一号服务员,不仅定期到“企业之家”坐班、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还建立“企业之家”服务企业闭环工作机制,每周梳理各级各部门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情况,并报书记、区长研究分析,至今已推动解决用工、用电、用气、用地等难题1300多件。

比如,引进苏州某服饰企业时,对方希望招工2000人以上,荣昌立即成立由区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半个月内就招募2000多名产业工人上岗。

“我们始终把企业做大做强作为检验营商环境、政府服务的第一标准,多为企业‘搭台子’‘拓圈子’‘建池子’‘揽单子’。”高洪波说,该区常态化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建立应急周转贷等“六大资金池”,至今已支持企业贷款1400多笔、60多亿元,破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10月28日—11月3日,荣昌将举办2024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以“千年荣昌欢迎你·来了就是一家人”为

主题,大力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爱商、诚商良好社会氛围。

荣昌:改革提振民企信心 1至8月民间投资增长32.6%

今年1—8月,荣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工业投资增长43.8%;

1—8月,荣昌民间投资增长32.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9.3%;

截至8月,荣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8%;

……

发布会上,荣昌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李冬,用一组组数据折射出荣昌民营经济当前的发展势头。他表示,该区近年努力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提振民企信心、推动民企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

首先是全力强化服务保障。近年来,荣昌持续加大稳企惠企力度,迭代升级《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十一条政策》,将针对性出台《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措施》《优化政务环境工作措施》等系列政策,制定民营企业执法检查备案制度,让民营企业更加安心生产、放心经营。

该区进一步完善企业需求常态化收集、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闭环处置等机制,深化“企业办事不出园”“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交地交证及拿地即动工”等系列改革。目前,该区企业从开办到注销59个办事事项集成减少到10个,所建设的电力错峰储能、蒸汽集中供应等项目,有效保障企业用地、用电、用气需求。

其次是全力激发投资活力。针对当前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等问题,荣昌深化投融资模式改革,制定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推介清单,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参与重大项目。重点聚焦社会民生、城市运营、交通安全等场景机会,编制一批产业应用场景清单,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1—8月,荣昌民间投资增长32.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9.3%。同时,在已组建2支40亿元产业母基金基础上,组建2—4支盲池子基金,不断壮大耐心资本。

再次是全力强化创新赋能。荣昌紧盯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健全产学研融合推进体系,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特色中试平台,探索“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建设成渝科创中心、国家畜牧产业技术交易市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建设行业大脑、未来工厂。今年,该区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268家、专精特新企业36家、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达101个,“生猪产业大脑”正式上线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本组图片均由首席记者龙帆摄)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何维 主编: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