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10万亩道地药材“种”出致富“良方”

发布日期:2023-05-10 17:00 来源:三峡都市报
摘要:万州因地制宜加快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

龙驹镇的菊花种植基地。

记者 应凤林 文/图

初夏,乡村土地上忙碌的除了菜农果农,还有药农们,他们或在给中药材施肥,或在田间地头除草管护。

中药材作为我区的山地高效农业产业之一,道地药材也是全区“7+5”现代化农业体系中的一条重要产业链条。近年来我区以发展金银花、佛手等木本中药材为重点,引进山东鲁抗三叶开发有限公司,在万州建设中药材加工厂,加快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助力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按照规划,到2025年,实现年产量5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亿元。

因地制宜种药材

以佛手为代表的中药材是我区山地高效农业中的特色产业之一,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中医药工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近年来,万州立足当地土壤、气候、海拔等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了“长江河谷生态保护道地中药材种植区”和“高山生态屏障道地中药材种植区”。长江河谷生态保护区以沿江河谷镇(乡)海拔600米以下的区域,重点发展佛手、枳壳等道地优势药材。高山生态屏障区以七曜山、方斗山、铁峰山海拔600米以上的镇(乡)区域,重点发展黄精、石斛、石菖蒲、葛根、虎杖、前胡、金荞麦等药材。

“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密林,不负山青水绿”,这是中药材生态种植的核心理念,我区严格遵循这一理念,大力推广、宣讲绿色标准化生产种植技术及适期采收、加工、科学贮藏等技术,加大对禁限用农药及禁止使用除草剂的科普宣传,让生态种植的理念深入药农心。

截至目前,全区种植中药材10万亩,拥有佛手、枳壳、金荞麦、金槐、无花果、黄精、虎杖、何首乌、石斛、石菖蒲等大宗药材品种30多个,年产量3万吨,年产值3亿元。

延伸链条提质增效

打造产业链条,是做大做强产业的必由之路。

今年2月底,由山东康源堂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年产10000吨中药饮片项目正式落户万州。

据了解,山东康源堂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将在龙驹镇租用标准厂房29200平方米,购置主要生产装置以及建设配套的辅助生产、公用工程等设施,分两期建成年产10000吨中药饮片项目,整个工期为3年。

与之距离不远的三峡国际健康产业园,位于经开区高峰园,它是集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功能产品加工、医药物流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园区,在这里,中药饮片加工厂年最大产能5000吨,拥有上千吨配送能力的仓储物流中心和覆盖全国26个省份基层医疗单位的“药采采”中药电商平台。

这些项目的落地,加快了打造万州中医药全产业链的步伐,实现了产业链有效延伸、价值链全面提升,利益链更加紧密。

放眼全区,我区通过山地高效农业、东西部协作、产地冷链建设等项目扶持建设了一大批中药材初加工厂和冻库,目前已有大小初加工厂房20余座投入使用,年商品化处理能力上万吨,大大提高了中药材产业效益与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产业的提质增效。

接下来,我区还将依托市中药研究院、三峡医专等,加大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标准化种植基地。依托重庆厚捷医药集团、太极集团、山东鲁抗三叶集团等中医药企业,全面推广“企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订单发展模式,带动药农种植佛手、金银花等优势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在核心产区新建初加工厂5座,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全区标准化药材初加工厂达到30个,产能达到3万吨。依托重庆厚捷医药集团、太极集团等中医药企业,研发中药饮片、高品质中成药、保健中药等,中药材深加工能力提升20%以上,产值效益提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