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溪口乡大溪社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抓实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三项重点工作,奋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不仅刷新了乡村“颜值”,更提升了内在“气质”,擦亮了乡村振兴新底色,一幅幅更加洁净美丽的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靓化“面子”——持续推进乡村建设
“我家的厕所经过改造,确实比以前的旱厕卫生多了,档次确实不一样,这就是‘厕所革命’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我打心眼里高兴!”龙驹镇岭上村村民邵伟家以前是用的旱厕,在今年的“厕所革命”中,他家的厕所得到了改造,贴上了瓷砖,安装了洗手盆、热水器,入厕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今年,在龙驹镇岭上村,共推进卫生厕所改造320户,2000余名村民受益。
长岭镇安溪村是我区第一批实施“厕所革命”的行政村,以改厨改厕、院坝整治、垃圾清运、规范养殖、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已完成整村推进厕所革命,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面子”。在推进乡村建设中,我区以厕所改造、污水治理、垃圾处置为重点,以“扫干净、码整齐、改习惯”为基本要求,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推广实施“户厕改造粪污无害化”处理模式,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全面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乡村变得更加洁净美丽。
强化“里子”——深入推进乡村治理
“严治家,敬长辈;明事理,守法律;讲节俭,不浪费;不欺人,守信义;红白事,简单办;忌逞强,睦邻里……”在太安镇柏弯村姜家老屋院子,墙上的新“三字经”村规民约很是醒目。村党总支书记李平说,这个新修改的村规民约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记起来容易得多,效果也更好,村里在人居环境、勤俭节约、孝亲敬老、文明礼仪、勤劳致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
在小周镇刘家坝社区,“院落工作日”已成为常态化的活动,防网络诈骗宣传、群众困难事烦心事解决、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等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事务,创建基层工作新格局,汇聚起群众智慧力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里子”。我区制定《万州区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万州区深化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方案》等,以“院落工作日”为载体,以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为抓手,开展55个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以点带面提升乡村治理整体水平,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落实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相关制度,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将农村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让群众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人。
实化“底子”——扎实推进乡村发展
走进龙驹镇中心卫生院,新投入使用的医卫楼亮丽一新;综合大楼里,整洁的服务大厅、先进的会诊中心,设施齐全,设备先进,让人对这座处于乡镇的医院刮目相看。
在龙驹镇中心卫生院旁边,是今年投入使用的第十二特困养老服务中心,共6层,建筑面积5800多平方米,不仅有宿舍、餐厅等,还有文化教育区、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区,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相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化配置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全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可同时满足100多位老人的日间照料需求,满足农村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增强老年人幸福养老的获得感。
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我区以解决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等农村民生热点问题为关键,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夯实乡村振兴的“底子”。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希望;乡村,激扬着振兴的号角。我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坚持“内外兼修”,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让乡村进一步变靓变美,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记者 夏荣伟 文/图
编辑: 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