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立冬的日子,在万州区委宣传部、区新闻工作者协会召开的庆祝“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座谈会上,来自采编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们畅所欲言、倾吐心声,分享交流着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荣耀与担当,传递感受着冬日里的浓浓暖意。
万州区委宣传部、区新闻工作者协会对杨黎等10名2022年万州区“十佳新闻工作者”、《跨越43年的时空对话》等10件2022年万州区“十佳新闻作品”和蒋云龙等10名万州区“对外宣传贡献奖”获得者进行通报表彰。
座谈会上,6名记者代表讲述了从事新闻事业的成长经历和做好新闻报道的背后故事。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再接再厉、持续用力,继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进一步汇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这一刻,他们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当记者9年了,习惯了采访别人,却鲜少过问自己;习惯了选题、采访、写稿的快节奏,却很少梳理自己的职业生涯。今天,我很荣幸有了一次采访自己的机会。”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时政部记者张倩的开场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过去一年里,她学会了制作电视新闻、使用无人机拍摄,截至目前,30多条电视新闻被重庆台和学习强国采用。
今年以来,全区广大新闻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报道,始终在抗干旱、战疫情中坚守一线、冲锋在前,始终保持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不断锤炼“四力”基本功,用群众鲜活的语言,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做到了写新、写实、写活,有思想、有风格、有感情,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作为党的新闻从业者,怀揣对新闻事业的崇高理想,在郑渝高铁通车之时,由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率先发起,联动河南广播电视台、湖北襄阳广播电视台推出了“从黄河到长江郑渝高铁首跑云体验”直播活动,来自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田恬带领着“长江小分队”5人组赴郑州,奉献了一场从黄河到长江、从绿城到山城的穿山越岭之旅。这场直播,刚刚获得2022年度重庆市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引导扶持节目奖。
——他们是时代的记录者。在万州区第六次党代会和2022年万州区“两会”特别报道中,记者夏娟与部门同事们,克服疫情闭环管理和人员不足的困难,圆满完成了“三会”的所有新媒体产品的生产,累计新闻报道近50条。
——他们是时代的传播者,记者杨元刚从报纸发布转战到微信运营,开启了新媒体之旅。由于平台的特殊性,需要24小时待命、365天发布,不分白天夜晚,只要新闻发生,就要随叫随到。因此,吃饭看稿子、走路找线索、凌晨两三点发稿成了他的生活常态。功夫不负有心人,微信平台得到了广大粉丝的支持和认可。微万州作为政务号,传播影响力长期位居重庆区县第1、全市前5,全国县级政务发布微信前10;平湖万州稳居全市媒体号排名前3。
在传播新语境下,如何讲好万州故事?这成为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上下齐心思考的头等大事。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自2020年成立以来,通过整合原有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资源,不断创新讲故事的手段。
今年以来,围绕“安全、有序、准确、及时、创新”,全媒联动,精心策划,用心用情做好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推出“喜迎二十大 书写新篇章”“二十大特别报道”等专题专栏,持续做好“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报道。重点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作为贯穿全年的大事抓实抓好,开设专题专栏,生动讲述万州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在新时代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生长在万州这座具有改革基因的城市中,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已有72件作品获得国家、市级和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奖励。纪录片《夏芳的暑假》等4部作品获得国家级大奖;反映伟大抗疫精神的广播剧《英雄的守护》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播出,入选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广播剧展播活动”面向全国展播,拟推送参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44件作品获得市级奖励,其中,25件作品获重庆新闻奖,获奖类目、等级和数量均居全市区县第一。
路在脚下,风景在变,环境在变,但是那些追求新闻理想的执着身影不曾改变,向前延伸的方向不曾改变。
记者 应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