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数字经济人才创新中心落户万州。
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科技人员人工繁殖胭脂鱼。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实验室,研究生测试被称为农业“芯片”的农作物种子。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到加快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万州的发展机遇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万州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态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万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意识,以更加开放包容姿态引才育才,在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格局上持续发力,同步谋划重点产业与人才配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一路快马加鞭,一路砥砺前行,举目平湖,一个人才济济、群星璀璨的崭新局面正在形成。
数说十年
我区人才总量突破40万人;累计柔性引进国家工程院院士5人,培育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1人,中国曲艺牡丹奖1人;重庆英才计划12人,重庆“鸿雁计划”10人,其他市级专家人才38人;评定“平湖英才”95名、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10名。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专家服务基地1个、众创空间3个、中心实验室4个、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等;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企业技术中心22个、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1个、众创空间1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等;区级遴选30个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9个专家服务团、23个名师工作室、4个名家工作室等。
谋篇布局 绘就人才事业新蓝图
“‘江来好’礼品烤鱼在获得了‘渝创渝新·创响万州’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后,产品竞争力、市场信誉度再次攀升,5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已在经开区五桥园竣工投产,年产能可以达到6000吨。今年,通过区委、区政府牵线,还与山东济宁达成意向性产品对口交流协作。”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万山磅礴有主峰,千帆竞发需领航。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万州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的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良性运转,有力保障了全区人才工作向着正确方向扎实迈进。
——健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顶格”配备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副组长,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专题听取人才工作汇报,定期研究解决问题。
——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区级领导“一对N”结对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在重要节假日集中开展三次走访慰问;每年举办1次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暑假谈心谈话会,组织“平湖英才”1次健康体检;每两年组织正高级专家1次健康体检。
——加强人才工作系统谋划。先后研究制定《“平湖英才”计划实施办法》《引进紧缺实用人才暂行办法》《万州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把人才工作纳入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党建述职考核重要内容,人才工作真正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
……
得益于一系列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举措,全区积蓄起推动人才工作的强大动能,构建起人才工作的全新格局。
“党管人才,让我们更有归宿感,也更有凝聚力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万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重庆英才”程素芳如是说。
改革创新 释放人才“双创”新活力
近日,位于万州经开区的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敞亮的车间内,随着机器的阵阵轰鸣声,一个外形像“纺车”一样的设备匀速转动,一根根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铜管被收卷成盘。这是金龙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最新研发的一种新型收卷装置,今年获得了中国专利优秀奖,这也是万州首个获此奖项的发明专利。
在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东机械)车间,一台高高耸立的大型液压成型装置十分醒目。据公司总经理、“平湖英才”刘雪飞介绍,这套快速节能复合材料液压机装置是江东机械与重庆三峡学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承担的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得益于校企合作,江东机械成功进入国内成套热压成型设备生产企业第一梯队。
人才的不断聚集,为万州科技型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企业达到719家,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比重提高到23.34%,全区具有行业先进技术水平的市级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09个。全区科技研发人员3592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增至9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由6:39:55优化为10:40:50。技能人才总量增至19.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数量增至5.5万人,人才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串串数据,得益于逐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
如何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近年来,万州聚焦人才引进聚集、培养开发、评价激励、流动配置和人才管理等关键环节,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藩篱,依靠“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
谋定而后动,一系列政策举措适时出台: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印发《重庆英才(万州)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进一步明确重庆英才服务卡A卡、万州B卡服务对象范围,优化制定68项服务事项,开展区级创新创业团队和专家服务团遴选,研究制定科技人才培育、评价、激励等“双十条”措施,成立博士联盟,制定印发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实施细则,常态举办“渝创渝新·创响万州”创新创业大赛、万州青年人才荟等,筹建人才公寓902套,落实为人才解决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实事,增强人才归属感,落实新招录选调生到村任职等制度。2018年以来,先后选派1015名科技特派员下乡指导服务,招募111名“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农业服务中心等岗位服务,招聘272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和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充实基础教育,形成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到一线创业的导向。
近悦远来 构建人才聚集新高地
“不需要任何抵押,只要知识价值就可贷款,这对我们科技型企业来说,融资成本大幅降低。”时至今日,说起企业享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事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三铭重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龙福建仍感慨不已,直呼“服务很到位,我们很满意。”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万州组建区种子基金、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累计获批企业153家、1.5亿元,引导发放商业贷款1.16亿元。
引进一个人才、聚集一个团队、兴起一个企业、推动一个产业。这些年,万州全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引进的成绩单越来越亮眼:先后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赵春江、李德发、印遇龙,中国农大教授李保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所长陈善春、香港城市大学王钧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三峡医学中心“两区一圈一中心”,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市级科技研发平台34个;其中2021年,重庆三峡学院“智能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获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实现了万州在国际奖项的重大突破。
海纳百川,引才的脚步从未停下。这些年,万州积极对接全国全市全区“十四五”规划,聚焦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统筹制定年度人才工作计划,启动全区人才队伍普查,开展全区产业人才调研,出台《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库组建工作方案》,大力引进绿色照明、智能装备、食品医药等重点领域人才,引领重点产业发展。开展百名博士荟万州、千名硕士进万州、万名英才兴万州的“百千万”人才招引活动,筹划首届“三峡人才节”大型招才引智盛会,持续通过公务员招录、选调生招考、高层次人才引进、事业单位招聘、企业自主招聘等渠道,大力引进各方面优秀人才。
砥砺前行,如今,开放的万州正日益成为群英荟萃的人才发展新高地;发展的万州,正成为世人瞩目的创新创业首选地。
我的这十年
万州人才环境如何? 三位医学博士有话说
引进和培育高级职称专家569人,硕士生导师44名,博士50人,硕士519人;拥有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9名,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3名;组建重庆市渝东北片区首家在医疗机构设立的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这是一份来自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人才工作的“成绩单”。
人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近年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未来人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35岁的主管药师范晓红是内蒙古通辽人,自2021年6月从兰州大学药学院毕业后,被引进到医院药学部工作,并进入医院博士后工作站。
来万州工作仅一年,范晓红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医院搭建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具有完善的设施建设和先进的大型科研设备,这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范晓红告诉记者,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医院的高度重视下,这一年,她主持的项目先后获得了重庆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资助,这给了她很大的成长空间,也坚定了她留在万州、服务万州的信心。
与范晓红同年入职的晏菲,是土生土长的万州小伙,2019年6月获四川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双博士学位,同年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2月入职医院,同年通过副研究员职称评定,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现任医院重庆市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平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万州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平湖英才’计划,开展‘百千万’人才招引活动,成立博士联盟,建成玉安人才公寓等等。我作为一名万州人,真切感受到了万州对人才满满的诚意,感受到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我愿意用我所学知识回报家乡。”晏菲说。
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张程是医院自主培养的博士研究生,2022年他同范晓红、晏菲一起入选“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
“自从2014年7月加入医院这个大家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万州区各级部门以及医院对人才工作的重视,为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医院出台了‘升博计划’,鼓励职工深造学习。2016年我考取了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医院不仅给予我们一定的绩效补贴,还协助解决配偶的工作以及子女入学等问题,让我们安心把精力放在学业上,毕业回院后给予我们奖励金20万元和科研启动资金20万元。”张程表示,作为一名青年医生,未来,他定当牢记医生的职责与使命,努力提升自身的临床及科研能力,更好地为三峡库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服务。
短评
人才,区区5笔,两个简单的汉字。但它,却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梦寐以求的强国之宝。
事实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万州紧扣创新驱动引才聚才,改革体制机制选才育才,优化创业环境用才留才,人才工作开放度明显提高,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显现,人才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我们的时代是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的时代,我们的事业是需要人才也造就人才的事业。我们要真正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善于用伟大的事业来凝聚人才,坚持用崇高的精神来激励人才,努力用真挚的感情来关心人才,注重用适当的待遇来吸引人才,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记者 张倩 见习记者 胡加丽/文 记者 冉孟军 侯本艳 骆勇/图
编辑: 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