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奏响乡村全面振兴激昂旋律

发布日期:2022-10-11 17:53 来源:万州时报
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万州区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始终保持“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的工作态势,着力夯实产业之基、彰显生态之美、弘扬文明之风、探寻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全面推进“五大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奏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激昂旋律。

高峰街道,游客近郊乡村游。

甘宁镇,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传授农业技术。

甘宁镇,柑橘丰收加工忙。

龙沙镇,青菜头丰收村民喜笑颜开。

分水镇,万亩李花引客来。

溪口乡,剪纸文化助推农旅融合。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万州区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始终保持“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的工作态势,着力夯实产业之基、彰显生态之美、弘扬文明之风、探寻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全面推进“五大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奏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激昂旋律。


优化结构,推进产业振兴


溪口乡玉竹村金秋砂糖橘基地,郁郁葱葱的柑橘林一眼望不到边,顺着地势在田野间起伏绵延。柑橘林中,一个个金秋砂糖橘挂满枝头,惹人喜爱,本月就将上市销售。


近年来,溪口乡玉竹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金秋砂糖橘、粉黛脆李、玫瑰香橙、沃柑等落地生根,打造出“甜美玉竹 花果蜜境”,入选我区首批“江村山村”建设名单。这是溪口乡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现在的溪口乡四季花果飘香,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围绕经果林、生态猪两大主导产业,以种养循环为特点,努力实现产业发展高质高效。


做优基地建设,产业集群渐成规模。依托百万亩经果林、百万头生猪打造“两大产业集群”。


实施科技赋能,链条短板不断补齐。紧扣科技强链,建成三峡山地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建设冷藏库、烘干房、初加工及商品化处理设施。


实施品牌战略,市场拓展走深走实。成功创建三峡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成全市第一个出口欧盟茶叶基地,连续四年举办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


延伸产业链条,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峡柑橘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建成三峡库区最具特色的晚熟柑橘产业带、生猪健康养殖示范区;加快农产品产业链重大项目推进,建成从生猪繁育到食品加工的全产业链。


集贤汇智,推进人才振兴


龙驹镇芦花鸡西南繁育中心负责人向光斌,每天都在各车间巡查,指导生产。向光斌以前在广东番禺一家电池厂务工,从工人一步步干到了经理。接到镇里、村里的返乡邀请后,他毅然决定回乡发展,工作兢兢业业,不断开拓进取。


“为帮助村民增收,我们最近推出了一种新模式,可以说是达到了双赢。”向光斌说,先让村民来中心务工,不仅有工资,还学习养殖技术,熟悉养殖流程;通过两年学习后,村民回家自己养殖,由中心统一管理,提供鸡苗、鸡棚、饲料,出栏后统一回收。养殖户只需要出力,把鸡养好就行,中心也能回收更多的鸡,对双方都有利,效果很好。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我区推动专家及农村实用人才向一线流动,建立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效机制,着力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


派驻队员扎根基层。按照“因村派人、人岗相适”原则,向市级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乡村振兴重点村等分类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向重点帮扶乡镇选派驻乡工作队、安排区级部门干部挂职。


吸引人才深耕基层。评选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形成“农技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服务模式,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强根铸魂,推进文化振兴


在溪口乡的场镇、学校、民宿等处,你都能看到“溪口剪纸”的身影,不仅独具风格,也使本土特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利用。


在玉竹村江岸民宿“桔桂人家”,墙上的装饰画用的就是溪口剪纸,百鱼图、百骏图等,还有溪口的古建筑,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客人不仅可以欣赏剪纸,还可以自己动手学习剪纸,增加新的游玩体验。


溪口乡还把象棋文化等融入乡村旅游中,为景点增添新的文化元素。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魂所系,我区紧紧围绕乡村“铸魂”行动,因地制宜打造文化乡村,结合实际培育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优化文化供给。开展第二批乡村文化振兴试验示范项目建设,创建“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放映惠民电影,开展流动文化进基层活动等。


开展文明创建。深入开展乡贤培育示范,组织文化专家、新乡贤帮助村(社区)整理提炼书写家训,组织评选各类先进典型。大力开展“十抵制十提倡”,举办生活技能大赛、文明礼仪竞赛等活动,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组织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先进典型。


筑牢文化阵地。大力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全覆盖建成文化馆分馆、图书馆分馆。对恒合土家族乡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实施鲁渝(济万)协作项目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文化艺术中心、罗田镇阳河村文化广场建设。


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振兴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小周镇小周村三月红主题广场、三生文化园迎来了不少客人,这是小周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大力挖掘本土文化,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果。


小周镇为把传统的柑橘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力实施红桔高换,将原来的红桔高换成“三月红”。与老品种相比,“三月红”有容易管理、不易落果、抗病力强、产量丰硕、错季采摘、价格更高等优点,走出了一条新的柑橘产业化路子。目前,小周镇共实施红桔高换“三月红”4300亩,保护了生态,发展了产业,郁郁葱葱的柑橘林成为美丽的风景,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


良好生态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我区坚持生态为底,以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为目标,围绕农村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


绿色生产机制逐步形成。我区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推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增效,实施绿色防控,秸秆综合利用,成绩显著。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渐次推进“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开展“厕所革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美丽庭院。一批村庄获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先导村、重庆市第三批美丽宜居乡村。


乡村建设行动加速推进。开展美丽“江村”“山村”创建工作,对行政村合理分层分类,形成布局规划。


固本培元,推进组织振兴


长滩镇茶坪村以“组织振兴”为引领,以“党建+组织”“党建+自治”“党建+产业”为抓手,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只要有需要,专家就会进村入户对我们进行技能培训,帮助我们提高生产水平。”坐在稻田旁,长滩镇茶坪村村民程大爷笑容满面。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我区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政治保障。


筑牢基层党组织。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班子整体功能得到增强,新一届村“两委”成员中,吸引了一批本土人才、本村致富能手和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


加强乡村治理。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在全区437个村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大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化“网格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服务机制。深化“枫桥经验”实践,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5%以上。


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健全和完善集体经济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落实1个区级部门结对联系1名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员负责包村制度,实现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


发挥党员引领作用。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支持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数说十年


全区14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7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脱贫人口健康帮扶政策覆盖率100%,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


截至今年上半年,“百万亩经果林”累计建成91万亩;


“百万头生态猪”养殖项目竣工达产,年生猪产能达到105万头;


万州会同库区区县已连续举办了4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建成“四好农村路”4030公里;


加大通镇乡公路升级改造,村通畅率、组通达率均达100%;


成立重庆市芦花鸡产业联合体,形成繁育鸡苗500万只、林下散养10万只、年屠宰120万只、深加工50万只芦花鸡能力,建成1000平方米的芦花鸡产品精深加工厂,全产业链年总产值上亿元。


我的这十年


“只要肯努力,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大家的力量,大家的努力,订单终于如期完成,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近日,郭村镇集庆玩具服装制衣厂厂长罗显清,带领工友们努力工作,保证了产品按时发车运往广东,这才松了一口气。从脱贫户到致富带头人,她一步步把企业做大,帮助越来越多的乡亲就近务工增收。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罗显清身上充满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正能量。


2014年,她的丈夫不幸遭遇车祸,无法继续打工,只得回到老家,一时也不知道干啥,生活陷入困境,成为建卡贫困户。罗显清积极想办法,卖过水果、摆过小摊,但都没有多少收入。她没有气馁,利用外出打工学到的管理经验、制衣技术,看准家乡政策优惠多、办厂投资少、富余劳动力多等有利条件,在多方帮助下创办了集庆玩具制衣加工厂,主要生产玩具衣物、饰品等,采取订单生产、来料加工的模式,销路畅通。


随着工厂的发展,用工越来越多,罗显清在招工中特别关照低收入群体,脱贫户等优先,只要他们有就业意愿,随时都可以去上班,让他们实现在家乡就业的愿望。


2018年12月,罗显清的工厂被认定为就业帮扶示范车间,获得了项目资金支持,她又在武陵镇鹿井等地新设了厂房,吸纳更多人就业。


郭村镇中洋村6组脱贫户陈蓉,两个孩子都在读书,负担很重,以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制衣厂务工后,每月都能取得不错的收入,日子越来越好。郭村镇柏木村3组脱贫户蒋腊梅,因丈夫腿部摔伤成了残疾,孩子读书开销大,在罗显清的工厂就了业,她心里也踏实了。


自力更生谋发展,致富不忘众乡亲。罗显清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奋进奖”,这是对她的努力最好的肯定。


“只要肯努力,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罗显清说:“我能有今天,除了自身努力和多方帮助,更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她说,因为有好政策,孩子上学、丈夫看病都享受了优惠政策,没花多少钱;自己办厂又享受了小额信贷、示范车间补助等政策,这才一步步发展壮大。


罗显清的拼搏经历,生动印证: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她表示,一定会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短评


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再出发。我区以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新起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乡村振兴,干字当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区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不怕困难、不惧挑战,不懈努力、接续奋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有力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区一定能谱写出更加激动人心的乡村振兴壮丽新篇。

记者 夏荣伟/文 付作侨/图

编辑: 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