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们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
团队成员聚力科技创新。
三峡绣,一个享誉三峡大地的民族工艺品牌,如今在史磊领衔的集散融合型文化旅游业创新创业团队加持下,正在向着科技创新的更高目标迈进。金秋时节,万象更新,史磊在参加全市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后表示,她和她的团队将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创新者、引领者、推动者,以企业报国。
从家庭作坊到“三峡绣”产业化发展
白底黑线或黑底白线,这种色彩鲜明、十分雅致的挑花刺绣,曾经是土家族民间妇女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的传统手艺之一。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的工艺质量标准,产品严重缺乏创新,销售模式单一落后,品牌意识薄弱,师傅带徒弟的原始传承模式导致传统工艺后继无人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挑花刺绣逐渐没落,在一些地区濒临失传,抢救民族工艺,迫在眉睫。
1999年,年仅26岁的史磊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来到重庆万州创业。怀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崇拜和敬畏,史磊敏锐地发觉挑花刺绣的独特魅力。史磊考察了恒合和地宝两个土家族乡,看土家族老奶奶一针一线演示正宗传统工艺。传承民族工艺,实行产业化发展的想法在她心中酝酿发芽。
2005年,史磊自创了重庆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积极抢救濒临“灭绝”的土家族挑花刺绣。2006年6月,她大胆提出“三峡绣”这一新概念。
面对资金短缺、优秀传承人难寻等重重困难,公司制定了研发设计数据化、生产标准化、销售信息化、人才管理可持续化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以此建立全新的市场生命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手工艺品研发的持续创新和规模化生产。
近年来,公司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本着完善现有需求、拓展和创造潜在需求的原则,在传统刺绣手工艺品的基础上,派生、衍变出多种系列产品,致力于将“三峡绣”这一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巧妙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公司开发了“艺术空间、锦绣服饰、小家碧玉、千年典藏”等四大系列产品,将新的刺绣文化和灵感渗入家居装饰、床上用品、经典服饰、工艺日用品、收藏级艺术品等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针一线“绣”出科技创新之路
去年,史磊领命成立集散融合型文化旅游业创新创业团队,让“三峡绣”再次走上更高目标的科技创新之路。
“承担任务以后,公司成立了专业的科技团队,以大数据算法和AI人工智能技术,完成了个性化定制综合管理平台的初步搭建(主要包括线上移动应用APP【针情空间】、AI-PMS人工智能生产管理系统、EMP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制订了量化的质量标准、计价系统、订单管理、个性化定制流程管理、客情管理和物流管理等一系列数字化标准。”石磊说,如此,实现了从需求互动、订单受理、排产排单到质量管理、进度监控、远端管理,从需求端到供给端的全覆盖。如今,OMS智能排单排产、AR增强现实、DIY在线设计功能已实现,并新增3D全景现实、静态模拟等新功能,正在处于测试与完善阶段。有效解决了传统制造业在市场推广、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中无法解决的困难和瓶颈,极大地提升了产品质量和销售体验度。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是保障。该团队按照计划培养安卓工程师2名、iOS工程师2名、Web工程师1名、服务端工程师2名、设计师1名、产品经理1名。“目前,第一阶段计划按项目需求已全部完成。”史磊称,团队还将不断扩充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同时注重现有团队成员的培训与培养,细分岗位与职责,完善晋升机制,为后续平台上线、运营、营销工作储备力量。
同时,团队还在进行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设,目前已纳入国家专精特新项目名录。在创新创业条件与平台基地建设方面,已初步完成个性化定制平台搭建、AR增强现实、3D全景展示等相应功能,开始进入小规模试运营阶段,且运营成果优异。
打造非遗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天气晴好的日子,阳光照进三峡绣龙驹扶贫车间,绣娘们整整齐齐地坐在锦布前,完成整布、挑色、分线、穿针等一道道准备工序。绣娘们银针翠线,绣出梅兰竹菊,也绣出了自己美好生活愿景。
“公司在致力打造国内非遗第一品牌的基础上,自2019年以来,一直助力脱贫攻坚的国家战略,在万州区龙驹镇设立‘三峡绣非遗扶贫工坊’。”史磊介绍,当年在开展扶贫调研时,发现建卡贫困户中留守、残疾妇女占比不小,且均有很强的就近就业意愿,如何帮助这些妇女实现劳务收入,是个难题?而万州区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在龙驹镇开办三峡绣(蜀绣)贫困残疾人扶贫车间后,2019年3月招收了第一批培训学员,学员们经过半年的学习摸索,成长为如今的绣娘。
“当时,为了更好地推进服务,我们为妇女们提供了三种就业方式:居家足不出户就业,即把材料拿回家里上班;公司城里就业,即孩子在城里读书的可调到万州城区企业上班;就近乡镇就业,即在扶贫车间上班。”史磊说,之后,又在区内4个不同地方进行了5期刺绣技能培训,共培训320人次,培训结束实现就业43人,人均年增收入约22000元。
成立创业创新团队以后,该公司今年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乡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建设了三峡绣“产、学、游”体验中心。目前,该团队还在着手收集、考察文化名镇——武陵镇朝阳村可纳入“个性化定制平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统手工制造业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等。
史磊表示,未来三年将通过全职就业、乡镇集群就业及家庭灵活就业等多种就业方式,解决800-1000人实现就业,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今,该团队在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正在探索走出一条把文化“软资源”转化为经济“硬实力”的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记者 丁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