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玩积木。
9月,孩子们如期迎来2022年秋季开学。经过漫长暑假,重返校园,却有人开心有人忧。有的孩子满心期待新学期的到来,有的焦虑担忧。除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再加上眼下正值夏秋交替时期,昼夜的温差较大,导致孩子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被疾病找上门,让开学季成为“生病季”。为此,万州区疾控中心专家和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心理专家,支招家长做好健康防护,让孩子们健康度过新学期。
A
注意预防水痘、流感、手足口等传染性疾病
“9月秋高气爽,学生开学,托幼机构、学校等短时间内大量学生聚集,给水痘、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冉华提醒,家长和学校要提高防病意识,加强防护,让孩子远离疾病。
针对各种传染病的具体预防措施。冉华介绍,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皮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起病急、传播迅速、极易导致暴发流行,且多发生于学校。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物品间接传播。感染后,起病较急,前驱期有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1~2天后出现皮疹;典型水痘的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按躯干—头部—面部—四肢的顺序发展,一般经历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等阶段,可继发细菌感染、肺炎、脑炎、肝炎等并发症。预防水痘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水痘疫苗,同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开窗通风。学校则应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学生,加强教室、寝室消杀、通风,加强水痘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当前处于夏秋之交,昼夜温差大,易发生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冉华提醒,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征,主要经由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暴发流感疫情。流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头痛、畏寒、肌肉酸痛等,部分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预防流感,家长应关注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同时,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后应避免带病上学,并及时就医,接触家庭成员及外出时佩戴口罩。
冉华介绍,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也极易在学校暴发。其中,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可通过与患者共同进食、接触患者飞沫、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进行传播,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手、足及臀部等部位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诺如病毒则是引起腹泻的一种常见病毒,该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能力强等特点,秋冬季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感染后,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儿童呕吐普遍,成人多腹泻。预防这两种疾病,冉华建议,要注意手部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处理食物要彻底洗干净,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食物;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尽量少去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家里、学校要定期开窗通风。
B
应对开学焦虑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
12岁的小甜(化名)今年秋季开学就上初一了,开学前一想到要去到新的校园,和新的同学、老师接触,小甜就紧张,总是担心自己不能适应,不能和大家好好相处。开学后,小甜出现了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父母只好带着她到医院进行心理疏导。“每到开学前后,都会有开学焦虑症患儿前来就诊。”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心理治疗科主任史文新介绍,前来咨询的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还沉浸在假期生活里,对校园生活不适应,对学习厌倦、排斥;一种是有些孩子会对新学校、新同学、新朋友担忧,害怕不适应,人际关系不融洽;从而出现心情低落、脾气暴躁、胃口变差、睡眠障碍等症状。
应对开学焦虑,史文新表示,首先家长要知道,这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整个家庭一起努力。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假期的状态是相对松散和闲适的,再次进入紧张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这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容易的。家长应及时关注、了解孩子,保持耐心,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多用鼓励的话语激励孩子。可与孩子共同制定新学期合理的作息和学习计划,将大目标拆解为小目标,针对每个小目标制定现实可行的、有明确时间限制的计划。鼓励孩子,新学期意味着新挑战和新机会,要心怀美好的希望,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帮孩子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开始。
“开学初期,有的同学可能出现学习效率低、情绪低落、紧张焦虑等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很正常的,要允许、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只要积极正视并做好调整,情况就能够得到改善。”史文新说,开学初,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可以向家人、朋友、老师和同学求助,相信困难和问题总会得到解决。
史文新表示,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可能产生一些身体反应,如呼吸急促、肌肉发紧、坐立不安等不适,此时同学们可通过平缓呼吸法来缓解身体不适,平复负性情绪。平缓呼吸法步骤简单,可随时随地进行。具体方法,从吸气、屏气到呼气均默数5秒,吸气时通过鼻腔缓慢而充分地将空气吸到身体最深处,呼气时则通过鼻腔或口腔缓慢呼出,在此过程中可将手掌置于腹部感受其起伏变化,待完全呼出气体后可正常呼吸2次。循环上述步骤,每次可练习3—5分钟。
史文新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情绪不对,一定要引起重视,可以跟孩子好好聊一聊,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果孩子意志消沉、睡眠障碍、焦虑情绪等症状得不到缓解,还要积极到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记者 辛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