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形成重庆至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的高铁大通道。重庆实现了成渝通道与渝京通道两线齐发,重庆到郑州、北京的铁路行程缩短至4个多小时和6个多小时,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基本实现2小时到重庆中心城区。
郑渝高铁全线开通,仅是重庆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缩影。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重庆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全国交通四极之一、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战略定位,坚持交通先行、做好开路先锋,加快建设大通道、大枢纽,打造“行千里、致广大”的交通强市,不断提升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发展水平,全力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列车驶过郑渝高铁重庆巫山段。(摄于六月二十日)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现在全程高速,回老家只需1个多小时,太方便了。”7月27日,家住四川安岳永顺镇、在重庆合川上班的田先生,说起已经通车的合安高速,竖起大拇指点赞不已。
田先生所说的合安高速,是成渝间第四条高速公路大通道。中国铁建昆仑集团重庆运营总部合安高速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12月24日该条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重庆合川到四川安岳的车程,从合川到安岳约1个小时,重庆两江新区到成都天府新区全程约2.5小时。
这条高速大通道大大方便了包括田先生在内的沿线居民出行。“以前每逢周一驾车回合川上班,都要凌晨四五点起床。不仅如此,319老路路况差,多急弯,不安全因素较多,家里人都很担心。”田先生告诉记者,合安高速全线通车后,两地车程时间节约近一半,周一再也不用天不亮就动身,在家里吃了早饭再往合川赶都来得及。
中国铁建昆仑集团重庆运营总部合安高速相关负责人表示,合安高速建成通车前,重庆到成都有三条高速路可以选择,分别是成渝高速、遂渝高速和渝蓉高速。其中,成渝高速全程耗时约4小时,另外两条高速全程耗时约3小时。
不只是合安高速带来川渝间出行的便捷。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互通、交通一体化推进,川渝两地同城化出行加快推进、同城效应加速形成。
在高速公路方面,川渝间高速公路通道达到16个。
在铁路方面,2020年底,成渝高铁完成提质改造,成渝地区第一对“复兴号”实现对开,双核之间高铁通行时间缩短至最快62分钟通达。
川渝毗邻地区跨省城际公交线路开行了19条,常态化开行嘉陵江干支直达集装箱班轮,19个交通高频事项实现“川渝通办”,即异地可办、全程网办。
在普通公路方面,渝北至四川邻水快速通道三期工程加快推进,届时高竹新区高滩工业园与渝北空港片区直接联通,实现重庆中心城区产业集群与四川广安、邻水片区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长江第一艘LNG双燃料商品汽车滚装船“民生号”在果园港首航。图为商品车正陆续上船。(摄于6月21日)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7月12日上午,一辆满载货物的跨境公路班车从重庆南彭公路物流中心(B型)驶出,目的地是尼泊尔加德满都。
该班车一路向西经雅安、康定、昌都、拉萨、日喀则等地,从西藏樟木口岸出境,最终抵达目的地。全程约3500公里,运输时间约5至8天,全程时间较以往的海运方式可节约一个月以上。
尼泊尔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传统的国际物流主要依靠印度出海,时间较长。
“此次开通的尼泊尔线路,是继东盟班车和中亚班车开通运营后,不断拓展辐射范围、延伸服务网络、打造跨境运输体系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推进重庆与尼泊尔之间的经济合作,加速重庆牵手南亚经济圈。”重庆公运东盟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意表示,新线路不仅打破当地传统的贸易运输模式,还将助力尼泊尔打通一条连接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国际贸易新通道,促进双方经贸往来。
今年5月,重庆跨境公路班车还开通了公海联运“重庆—缅甸—印度洋”新线路。
重庆跨境公路班车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载体,自2016年4月首发以来,不断探索运行覆盖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跨境公路运输线路,已相继开通6条东盟班车线路(东线、东复线、中线、西线、亚欧线、新加坡线)、3条中亚班车线路(乌兹别克斯坦线、哈萨克斯坦线、吉尔吉斯斯坦线)、1条公海联运“重庆—缅甸—印度洋”线路、1条南亚班车线路(尼泊尔),打通东盟、中亚、南亚、欧洲等国际市场。截至今年6月底,重庆跨境公路班车已累计开行超9300车次,实现年均增长超100%,运输货物总价值逾55亿元。
交通畅,物流活。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通道是重庆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大动脉。目前,重庆正在统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构建“四极”联通的交通主轴,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
东向,重庆加快推进长江干线涪陵至朝天门段航道整治、果园港二期等项目,港口货物通过能力、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达到2.1亿吨、400万标箱;正在加快推进渝万高铁建设,力争年内启动建设渝宜高铁,全力畅通重庆与长三角交通主轴。
南向,渝怀铁路二线、渝黔高速公路复线等建成投运,基本形成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三种运输模式协同发展格局。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渝湘高速复线加快建设,将畅通重庆与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主轴。
西向,兰渝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北向,除了郑渝高铁外,重庆正在加快推进渝西高铁,力争年内开工,未来重庆将形成京津冀高铁双通道。
随着这些大动脉的建成,将进一步畅通重庆对外运输大通道。
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超4800列,占全国比例超30%,全国“第一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超2000列、增长59%,货值137亿元、增长70%;重庆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98亿吨,周边地区货物经重庆港中转比重达到45.5%。
▲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施工现场。(摄于5月30日)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交通,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
今年1月初,重庆在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方面迎来两件喜事:
一是重庆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被纳入“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并于1月4日在渝北区正式揭牌。
二是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简称国货航)在国内的第一家分公司落地重庆,将投放3架宽体全货机开展运营。国货航由此成为重庆第八家基地航空公司,这也是注册江北机场的第一家货运航空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国货航是我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货运航空公司,涵盖了包括普货、冷链、危险品等航空运输业务,落地重庆无疑将进一步强化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功能。
不仅如此,近年来,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不断增强,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建设加快推进,重庆新机场选址也有序推进。
今年上半年,江北机场恢复重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经停)—莫斯科货运航线和重庆—香港、重庆—罗马客运航线,新开重庆—马德里客运航线和重庆—新德里、重庆—孟买货运航线。到6月底,江北机场航线总数为377条,通航城市230个;“一带一路”航线72条,陆海新通道航线43条。
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仅是重庆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9年和2020年,重庆先后获批2个国家物流枢纽,分别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目前,重庆已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也是全国唯一兼有港口型、陆港型和空港型“水陆空三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
围绕“水陆空三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定位,重庆全力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铁路方面,重庆东站是重庆新建的最大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枢纽,今年5月,主体工程全面开建,目前正顺利推进。今年底,有望完成下部5层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重庆东站建成后,将形成“上进下出为主、下进下出为辅、立体流线疏解”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届时,乘客下了高铁,基本实现5分钟内换乘多种交通工具。
重庆站,即菜园坝火车站,预计年内启动改造,将打造成重庆会客厅。未来,乘客可在此乘坐3条高铁和改造后的成渝铁路列车,换乘5条轨道交通线,5分钟内可实现各种交通工具的便捷换乘。
同时,重庆成为全国首个开展中欧班列进口运邮城市,开通成渝高铁班列运邮(快)件线路9条。
高速公路方面,重庆正式迈入“三环时代”,基本建成“三环十二射多联线”,全市通车里程超过3800公里。
水陆方面,长江黄金水道正发挥更多“黄金”效益,朝涪段整治稳步实施,嘉陵江、渠江等航道加快整治。
“巫山的峡江风光很有地域特色,和中原地区地理地貌有很大不同。以前就想来,但坐汽车不方便,现在坐高铁3个多小时就到了。”7月初,带着家人来巫山游玩的郑州市民宋女士在游览小三峡时如此表示。
郑渝高铁全线开通,改变了多年来长江三峡游以乘坐游轮为主的游览方式,乘坐高铁游览三峡成为新的出行方式。
郑渝高铁将沿线万州天生城遗址、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巫山大小三峡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景点串联起来,打造成一条旅游产业带。
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郑渝高铁云阳、奉节、巫山3站日均发送旅客合计1.38万人次、到达旅客合计1.52万人次,且呈增长趋势,三峡库区成为热门目的地。
交通兴,产业旺。
随着一条条道路加快延展,重庆水陆空这张立体交通网越织越密,极大推动了重庆产业大集聚——
交通与物流加快融合。目前,重庆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达到97.6%。
交通与旅游加速“催化”。目前,重庆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9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70%,基本实现全市3A级旅游景区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
快速延伸的“四好农村路”,以连接农家大院、产业园区为重点,打造一批“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市级重点工业园区基本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全市新增生态产业园70余个,推动全市农村路网沿线形成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重庆临空经济引领示范效应逐渐凸显,江北机场已经形成临空物流、临空制造、临空商务、临空会展、临空保税等临空经济体系。2020年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5.4亿元,较2016年翻一番,临空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6%,较2016年提高5.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