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调处,气氛融洽。
近日,万州区太白街道吴家湾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在现场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引导社区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让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记者 骆勇 摄
老街很老,始建于清朝,曾是小镇的中心,一条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无声地见证着岁月的痕迹。
《公约》很新,2018年由老街社区初次拟定,通过多次征求居民意见和居民大会反复讨论,2021年再次修订,如今更加贴合老街社区情况。
当一条清朝的老街遇上新修订的《居民公约》,万州区余家镇老街社区迸出了美丽、和谐、文明、幸福的“火花”。
拟定《公约》 巧治社区乱
“现在环境比以前好多了,门口再也不是杂乱无章了,而是栽种了花花草草,看着心情就舒畅很多。”说起现在居住的环境,万州区余家镇老街居民李永菊眉头舒展。
老街很老,始建于清朝,曾是小镇的中心,一条青石板路古色古香。如今的它,依然保存着自己最原始的气息和风貌,被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和石缝中的青苔,无声地见证着岁月的痕迹。
在老街居住的都是农民。他们虽然“洗脚”上楼,但许多人的思想尚未转变,毁绿种菜、私养家禽、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屡禁不止。如何从根源上解决这些基层治理中的痛点?
“社区在经过多番商议后,撰写了这份‘居民公约’,并经居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老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左素明告诉记者,2018年,老街社区初次拟定《居民公约》,通过多次征求居民意见和居民大会反复讨论,2021年再次修订,更加贴合老街社区情况。
《居民公约》共13条,涵盖了社会秩序、公共道德、精神文明、生态环保、安全稳定等方面,每一条都详实细致,让人一目了然,是老街社区居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一方面要服务好社区居民,另一方面要做好辖区管理。‘居民公约’的宗旨,就在于提升辖区内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左素明说,公约主要是为了增强居民“讲文明、守村规、改陋习、树新风”意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助力乡村振兴。
《居民公约》一出炉,老街社区趁热打铁,第一时间以居民群转发、设置《居民公约》牌、发放宣传资料、召开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让辖区居民对《居民公约》内容广泛知晓。
老街蝶变 社区换新颜
《公约》首先在社区环境治理上发挥了作用。《公约》提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卫生等人居环境相关行为规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发挥作用,发动志愿者、居民群众积极开展文明实践行动,使社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社区乱涂乱画、乱摆乱停、占道经营等现象极少出现,为余家镇创建市级卫生镇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公约》还在推进移风易俗、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去年,滨河花园小区有兄弟三人因老人赡养和财产问题产生了纠纷,楼栋长张清河接到这个问题“单子”后,立刻前往居民家中,向兄弟三人讲解了居民公约中的内容,并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宣讲了《民法典》内关于赡养老人和财产分配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调解矛盾,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公约》约定,老街社区坚持凡是纠纷必调解,凡是矛盾必化解。社区积极组织党员和居民参与,在每栋楼选拔一名居民满意的楼长,居民意见需求及时向楼长反映,再由楼长反映给社区。通过“面对面”沟通,及时了解居民所思所想,实现“零距离”服务,及时解决居民的难事、愁心事。经过社区工作人员对《公约》的大力宣传和对社区事务的努力协调,社区矛盾纠纷大幅度减少,邻里关系日益和睦。
如今,经过社区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老街社区居民已初步形成用《居民公约》来规范自己言行的习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不断提升。左素明表示,老街社区也将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模式,不断激发居民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成效,加大《居民公约》推行力度,以新时代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创建美丽、和谐、自治社区。
记者 应凤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