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30位济宁支教老师 跨越千里育桃李

发布日期:2022-07-17 14:12 来源:三峡都市报
摘要:东西部协作援万支教团队为万州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记者 吴雅娇 文/图

2021年年9月,济宁三十位老师援万,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产生感情,收获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和人生的道理。

正如许多老师所说的那样,虽是支教,但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流水的兵”,三十位老师能严格按照组织要求做事,较好地完成来万工作的任务,真正感觉到了支教的意义与价值。

心存感恩化动力,不辱使命树形象

据悉,去年9月,济宁市援重庆万州支教队共来了30名教师,是按照组团帮扶原则,根据协作地的需求招募和选拔而来。带队教师薄克庆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交流支教经验,大家还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并向曾经来过万州支教的老队员请教经验,用真心和真情诠释那一份教育情怀。

在接下来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主动加强与学科教师的沟通,一起制定发展规划,商讨教育教研策略,共同为万州教育事业发展尽一份力量。

“在这一年中,区教委、指挥中心、受援学校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关心与照顾,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我们细致入微的关怀,并派专人与我们联系沟通,做到处理有速度、有方法、有温度,消除了我们的忧虑。”薄克庆感动地说。

三十位教师有的在校内宿舍居住,有的在校外租房居住。支教教师的生活用品齐全,住处有冷暖空调,学校提供必要的炊具、餐具和食物,尽可能地改善和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来万老师上课期间在校就餐免费,节假日校外就餐受援学校给予每人补助,所有的一切让大家倍感亲切和温暖,让大家时时刻刻充满着感动与感激,也成为老师们工作的动力之源,这种关怀处处鞭策着支教老师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忱投入到支教工作之中。

三十位教师远离家乡,只身在外,能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刚来不久,万州区教委就组织30位老师参观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让支教老师树立起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同时,支教老师也积极参加指挥组、区教委等组织的各项活动。先后参加了2021年来万支教老师教师节座谈会、2021年济宁市万州区东西部协作市级考核评价集体访谈会、济宁市派驻万州区东西部协作挂职人员2021年度年终培训会、东西部协作任万教育工作交流座谈会、万州区乡村振兴局举办的2022年东西部协作培训班等活动。

艰苦磨炼创佳绩,校内交流携手同行

平凡的支教日子里老师们挥汗泼墨,有的老师每天记录支教生活的点滴,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思考反省,写下十万字的支教随笔。有的老师每次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后,都能积极地撰写、编辑美篇,或剪辑小视频,发现真善美并适时记录,弘扬正能量。有的老师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了一批业务能手,做好学科教学的示范引领,承担了培养年轻教师的任务:他们主动邀请青年教师观摩课堂,也听取青年教师的随堂课,手把手地指导、示范,竭尽所能,把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方法、心得、措施,一字不漏地告知年轻的老师们,大到教学教研,小到生活及个人成长,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影响每一位青年老师的成长,做他们教学上的引路人。

据了解,支教教师在受援学校积极、主动地上公开课、示范课、精品课,通过教研组活动、加入青蓝工程、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大力传播济宁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为全面落实《山东省济宁市与万州区“十四五”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精神,扎实推进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提升乡村教育教学水平,22位支教教师参与了这项活动,分六批去了余家小学、岩口复兴学校(初中、小学两批)、恒合民族小学、长滩中学、分水中学五个学校。

在这次活动中,涉及的课程十分全面,有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支教老师们精心钻研课标和教材,教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贴近学生实际,教学过程层层推进、讲练结合,教学环节清晰流畅,教学风格清新自然,尊重学生个性,对一线教师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此外,在这次活动中,有的老师出资为学生购买水彩笔等学习用品;有的老师把济宁市、邹城市近几年讲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能手等一些宝贵的教学课件及一至六年级的配套试卷无私奉献给这里的老师,体现了济宁来万教师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共享意识。

爱留守献真情,技能技术显身手

在这一年的支教中,有四位老师分别做了《积极心态品味积极教育》《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设计 落实核心素养》《听说课教学策略》等专题讲座。老师优化教学结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实质性结合,凸现学生的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是师生互动、自主合作、动态生成的过程。

有两位老师分别做了《传孔孟文化 养浩然正气》《孔孟文化》的报告,将“自强不息”“崇德向善”“扶贫济困”“孝老爱亲”等传统道德播撒在老师和学生的心中,激发了大家学习儒家文化的内在动力。将第一故乡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第二故乡的移民精神进一步融合。

有的老师主动调研当地百姓生活现状,深入家庭进行实地家访,关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给予肯定。有的老师多次家访,了解到班上学生家里比较困难,帮助他们申请学校低保家庭补助;有的老师经常把家里的衣服送给学生,并且还动员同事一起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老师用课余时间,教孩子们写毛笔字、做染卡;有老师买来“我真棒”的胸章,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让孩子们感到了关爱与温暖。

有的老师主动参与重庆万州区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的辅导工作,在2021年举行的重庆市万州区青少年科技大赛中,囊括了整个比赛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奖项,被评为万州区青少年科技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特教老师从特教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掌握一项技能,培训听障学生鲁菜烹饪。从择菜、洗菜、切丝到煎炒一气呵成,烹饪出芙蓉鸡片、木须肉、糟溜鱼片、糖醋里脊等鲁菜,让学生做一名“残而有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援万支教老师充分发挥鲁渝教育使者的作用,为鲁渝两地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