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峡江月》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精彩上演。
演出现场。
7月6日晚,作为第五届中国川剧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由重庆市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创排的大型现代原创本土川剧《峡江月》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上演。这是万州继大型原创川剧《白露为霜》后第二次登上中国川剧节大舞台,精彩的演绎让川渝两地观众啧啧称赞。
现场
台上表演精彩,台下看得入神
据了解,中国川剧节是我国川剧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已先后在四川举办了4届,本届川剧节首次在重庆举办,以“唱响艺术双城记,共谱川剧新华章”为主题,从6月29日一直持续到7月13日闭幕。重庆市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的大型现代川剧《峡江月》、折子戏《扈家庄》《逼侄赴科》三部戏参加了此次川剧节展演。
7月6日晚,在川剧《峡江月》即将开演前,记者现场发现,前往重庆川剧艺术中心观看的市民除了主城区的观众,还有来自江津、长寿等重庆周边区县的观众,甚至一些来自四川的老戏迷也兴致勃勃地前来观看演出。
“听说万州的这场川剧演出非常不错。”来自长寿的市民何川说,他从一位万州的朋友那里得知川剧《峡江月》的演出很精彩,就和同事一起来看看。“光看海报和节目单上的介绍就觉得应该符合我的口味。”在演出开始前,何川和同事谈论着这场演出,大家对这场节目充满了期待。
“经了风雨才有情,最是皎洁峡江月……”随着经典的川剧唱腔响起,一轮朦胧的圆月在舞台后方亮起,大型现代川剧《峡江月》正式拉开帷幕。
该剧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生长在峡江边上的望江客栈老板娘江小月随着乱世起伏,经历命运坎坷与人间温情,在“九·五惨案”中失去丈夫,在“东方的敦刻尔克”大西迁中失去生死相许的恋人,又在内战的风波下,面临自己抚养的遗孤被抓壮丁的困境……但她始终坚韧不屈地面对生活,积极奉献。
舞台上,重庆市三峡川剧团的演员用诗意的唱词、动人的唱腔、朴实的念白把这段悲欢离合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真切情感牵动着现场观众的情绪。舞台下,观众们用热情的掌声给予回应,“好!”“精彩!”等称赞的语言不断响起。
“整个演出非常接地气也非常感人,其中有几个场面,我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演出结束后,来自重庆主城的邓瑜还沉浸在剧情中久久不能平静。她说,江小月与亡夫、桡夫子水老大、表哥刘望之间的感人场景,还在她脑海里回放,令她回味不已。
反响
川渝两地市民点赞万州川剧
“这场演出非常符合我们重庆人的口味,里面的语言诙谐幽默,剧情跌宕起伏,看完后感动得热泪盈眶。”来自四川达州的市民陈柏川说,这次他是和几位朋友一起驱车从达州到重庆看川剧节的展演,这部《峡江月》好看得超出他意料之外,在2个多小时的演出时间里,自己完全沉浸在剧情中,打破了他对川剧的传统认知,原来川剧也能这么好看。
来自江津的市民李庆也说道:“巴适得很!看得很过瘾。《峡江月》演出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和服饰,但它硬是凭借流畅的剧情、感人的故事打动人心,这是一部打破传统融合现代元素的经典川剧,值得点赞。”
“剧情流畅,演员演技在线,万州打造了一台好川剧,非常喜欢。”家住江北区的市民王勇表示,看了简介后才知道是万州的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编排的川剧大戏。这次他是和家人一起来看的,全家人对这场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看完后大家还沉浸在剧情中回味不已,这场演出感觉比在电影院看电影还巴适。
纵深
川剧大戏连续两次参与川剧节
据了解,2018年重庆市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打造的大型现代川剧大戏《白露为霜》,亮相在成都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川剧节,受到川剧专家的一致好评,这是万州川剧首次登上中国川剧节大舞台。四年后,第五届中国川剧节在重庆举办,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打造的川剧大戏《峡江月》再次参与这场川剧盛宴,进一步助推彰显“中国戏剧·万州现象”,展现属于三峡库区、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的特色和价值。
据了解,万州的川剧艺术源远流长,这里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非常好的艺术底蕴和一批资深的艺术家。
万州的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历史悠久、实力深厚、行当齐全、阵容整齐,相继招收了多批学员,以及四川省川剧学校、西南川剧院等专业川剧艺术人才。与此同时,剧团演出过传统剧目就有400余个,挖掘整理剧目达千余部,所演剧目多次在全国、全市获得过大奖。
“第二次参与川剧节演出,对于我们来讲,是一次推广宣传万州乃至三峡川剧的机会,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三峡库区也能打造出优秀的川剧大戏。”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主任谭继琼表示。“中国戏剧·万州现象”反映的不仅仅是这个地域的艺术成就,更多还反映了整个三峡库区的戏曲人默默坚持付出的艺术情怀。这是对万州戏曲人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也是万州川剧人坚守和创作的动力源泉。
谭继琼介绍,为了进一步助推延续“中国戏剧·万州现象”,除了参与重大活动演出外,剧团下一步还会恢复或创作一批经典川剧折子戏,还有传统大幕戏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歌舞节目,让观众喜欢川剧、了解川剧。另外,也会重视川剧的继承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川剧演员,让川剧艺术薪火相传。
记者 向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