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乡茶湾院子生活美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点;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
近年来,万州按照“一心六型”总体部署,山地高效型农业围绕百万亩经果林、百万头生态猪,着力构建种植、养殖生态循环全产业链,力争实现产值各100亿元,赋能万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打底色。在发展山地高效型农业中,万州始终坚持生产方式绿色化,以节水、节肥、节药、节能为突破口,紧紧围绕绿色防控和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让万州农产品深深烙上绿色印记。
提升品质添亮色。万州全力打造生猪繁育、饲料生产、屠宰加工、肉类加工、冷链流通的全产业链集群,在百万亩经果林建设中,通过标准化建园、绿色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万州味道香飘全国。
短短几年的时间,万州累计发展山地高效型产业基地88.2万亩,“满坡荒”变成了“漫山绿”;已建成生态养殖场75家841个单元,实现新增生猪产能100万头。
分水镇石碾村,漫山遍野的李花成为乡村游打卡地。
甘宁镇水果加工中心,一箱箱柑橘堆满仓库等待运送。
数字说话
五年来,百万亩经果林,坚持一手抓规模、一手抓质量,万州累计发展山地高效型产业基地达88.2万亩。市级以上农业品牌总数达112个。
五年来,已建成生态养殖场75家841个单元,实现新增生猪产能100万头。配套的3800头祖代种猪场、400头种公猪站已建成投产,50万吨饲料厂已完成场平,开始建设主体建筑,200万头生猪屠宰暨肉食品加工厂完成选址,20万吨生物有机肥加工厂完成选址和土地流转,10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全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特写
空壳村变产业村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李白对长江的赞美,也是万州区溪口乡玉竹村给世人的第一印象。
这里的山与水相得益彰,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秀。依偎长江边,连绵成片的经果林从长江之滨铺展到大山之上,绿意盎然;田垄间纵横交错的产业基地欣欣向荣;果林下,农户们辛勤劳作,耕耘着一年中最幸福的光景。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秀美可期的江边小村,在几年前却是让大家头疼的“空壳村”。
破解“空壳村”困境,办法想了不少。有的村集体试过自办产业,有的村则希冀外力帮忙。
玉竹村集体经济空壳的原因是什么?村支书李忠荣认为,一是因为缺乏产业的支撑,二是集体经济经营的机制和体制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得用市场的办法,才有可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集体经济与农业企业联手的点子应运而生。于是,从2017年开始,玉竹村不仅广发“英雄帖”招商引资,也开始探索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的路子。
2017年,陈芳华被请到玉竹村,成了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的带头人,他把1400亩荒地流转过来,开发建设了一个精品果园,注册成立了恒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时间,沉睡多年的土地,在挖掘机、翻土机、锄头的帮助下,焕发生机。野草变柑橘、山间长李子,处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受陈芳华影响,随之而来的还有重庆市烯月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万州区兴桂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万州区跃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果漾香农业有限公司等9个重点农业企业。
9家企业入驻后,全村3100亩耕地已发展标准化产业基地2500亩,带动110户散户和24户脱贫户发展水果600亩,土地流转率达80.6%。
为规范运行,9家农业企业设计了一套办公制度:实行“三集中、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即:集中办公、集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中社会化劳务合作;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施肥打药、统一聘请专家顾问、统一产品营销、统一对外衔接。
在水利部三峡后续帮扶和帮扶集团的支持下,建成农产品展示中心、洗选果场、气调储藏库并投入使用,新建产业园道路21公里,入户人行道7.2公里,滨江步道1.5公里。2019年被重庆市认定为“一村一品”(柑橘)示范村。2022年已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入股农业产业园固定分红将达15至50万元,一下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
金额虽不大,但对于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却是破天荒的事。李忠荣感慨地说:“钱虽然不多,但感觉路子走对了,村里起码有可以办事的底气了。”
长岭镇安溪村村民领到分红款
市民感言
万州地产水果 一年四季有得吃
“1月,脐橙、春见;2月,玫瑰香橙、春见;3月,W·默科特、探戈、大雅;4月,沃柑、樱桃、玫瑰香橙、枇杷……”说起万州本地产的水果,市民刘小娟如数家珍。
在她看来,本地水果的丰富化不仅让她吃上了新鲜的水果,也让她增添了采摘的乐趣。水果是万州的新兴产业。近年来,万州不断探索培育和引进新品种,形成了以柑橘为主,李子、葡萄、梨子、桃子等伏淡季水果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万州形成了一年四季都有地产水果上市的格局,丰富了万州市民的果盘子。
记者 应凤林/文 侯本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