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白岩路与山湾路口。
正在建设中的白岩二支路。
太白路新世纪路口道路平整宽阔。
阵痛,是新生的代价;风雨,是彩虹的代价。
要想有平整一新的道路、完善的市政管网,就必须承受整治引起的短时拥堵。
经过统筹推进,新城路、白岩路、孙家书房路、沙龙路一段、太白路等已经完成施工,恢复畅通交通。余下的整治工程将分段实施,力争在今秋9月开学前完成全部整治。
届时,万州老城基础设施将更上新台阶。
30条道路集体焕新 雨污分流告别看海
开挖阵痛只为百姓畅通出行。
此前,市民可以看到市政工人在街头不时修补道路的场景,每一次小修小补,都会造成局部拥堵。如果不一次性大修,局部修补会越发频繁,分散施工只会造成更多拥堵。
这是因为老城区的沥青路面大多已经使用近20年,超过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沥青路面使用年限主干路15年,支路10年的设计基准期。沥青老化后,拥包、塌陷、龟裂等问题将频繁出现。如果不一次性翻修,今后将面临经常修路频频拥堵。
此次道路整治工程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包括高笋塘、太白街道辖区内重要主次干道包括沙龙路一段、太白路、白岩路、新城路、国本路、电报路、孙家书房路等30条道路,几乎将整个万州老城区的道路都翻修了一遍。
长痛不如短痛,此次阵痛后,老城区道路质量将飞跃性提升:道路破损基层得到整治,面层重新铺设,问题井盖全部得到处理,崭新的沥青路面平整光洁,更静音更抑尘,行车更舒适平稳。主干道、次干道全部焕然一新,市民的出行环境和人居环境都将得到改善。
与此同时,老城区全部实现雨污分流。
过去,雨水污水混合排放,导致暴雨天大量雨水涌向污水处理厂,无法有效吸纳处理。同时,随着城市硬质铺装更加普遍,地面径流排放减少,老旧管网无法承载极端天气带来的降水,城市内涝日益严重,“暴雨天看海”令人头疼。
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万州分片区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其它片区已经基本实施完成,此次改造,就是要啃下老城区这块“硬骨头。”改造将解决老城区污水管网缺失、破损、雨污混流及城区内涝问题,并结合城区路面改造项目同步组织实施,进一步避免重复开挖等问题。通过改造,城区新城路、静园路、国本路、王牌路、孙家书房路、果园路、复兴路、电报路、北滨大道等33条道路将实现雨污分流。
环保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此次改造将极大优化高笋塘片区排水体制,提高污水收集率;有利于减轻区域污染,创造美好人居环境;有利于保护三峡库区乃至长江水环境质量,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最终服务于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
而10kV太塘一二回麻柳林入地工程将解决新城路、麻柳林巷道2条道路的管网下地,让城市上空的蜘蛛网隐形,改善城市形象。110kV万州桥输变电及10kV出线新建工程(二期),将让国本支路、国本路、北滨大道、复兴路等6条道路供电更有保障,有效满足天仙湖南岸滨湖区的居民用电,提高三峡水利电网对江北主城区域的供电可靠性。
新旧动能转换 老城预见未来
基础设施,顾名思义是一切腾飞、发展的基础。高笋塘核心商圈有机更新,硬件设施是核心。
高笋塘核心商圈规划面积约2.7平方公里,商圈范围内西至沙龙路一段、南至津滨路、东至北滨大道一段,北至天仙湖苎溪河,涉及太白街道、高笋塘街道18个社区。其宏大目标是建设国际消费标志性商圈,打造三峡库区最具吸引力的现代综合性商贸中心、万州城市会客厅、渝东北区域消费中心和商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计划到2027年,高笋塘核心商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
这是老城区居民最大的期待,最大的福祉。
通过此次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将为高笋塘商圈夯实管网承载、道路交通的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目前万州已编制完成《高笋塘商圈有机更新总体规划》。规划从重塑空间结构、畅通交通组织、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公共配套、改善环境品质、激发城市活力。
主次干道的道路更新、管网整治,正是这一切的基础。
今年万州将实施核心商圈30个有机更新建设项目,其中,基础设施改造类项目占比约70%,主要涉及就包括消防隐患整治、雨污管线整治、车行道修复及人行道铺装等内容。
在基础设施更新的基础上,未来,高笋塘核心商圈将重塑空间结构方面,强化商圈整体性,形成“两带两区九廊”的空间结构。打造三元四方泛文旅街区,太白文教街区,构筑鸽子沟民俗风情街、偏石板文化街、太白诗酒巷等9条特色廊道。
畅通交通组织方面,坚持公交优先、强化交通管制引导,促进高效畅达。增加停车空间、完善步行系统。
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科学引导老旧小区更新,促进商圈风貌、业态、文化、空间进一步提升优化。
聚焦城市品质提升,万州老城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的一系列工程融入高笋塘核心商圈打造,为老城改出新模样、人居环境大变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围绕更新与崛起两篇文章,万州老城必将实现“质”与“速”的双向突破。
擘画蓝图,扬帆起航,新的号角已经吹响。万州老城的蝶变,高笋塘商圈的更新正以坚实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记者 应艳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