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万州资讯 > 正文

擦亮村庄“面子” 走稳致富“路子” 马岩村深化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04-27 11:31 来源:万州时报
摘要:春雨初歇,走过龙沙镇马岩村鸡公山院子满是雨痕的石板路,暖阳轻轻打在脸上,没有油纸伞,也没遇上丁香花一样结着怨愁的姑娘。眼前,闪过的是写满沧桑的土坯墙,一排树冠相叠、枝柯交错的老樟树,低矮的篱笆旁,繁花星星点点。几位老人站在树下拉着家常,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与山峁间绿意葳蕤的果园、整齐的生态养殖大棚交织成一幅优美、清新、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

整洁的庭院。

春雨初歇,走过龙沙镇马岩村鸡公山院子满是雨痕的石板路,暖阳轻轻打在脸上,没有油纸伞,也没遇上丁香花一样结着怨愁的姑娘。眼前,闪过的是写满沧桑的土坯墙,一排树冠相叠、枝柯交错的老樟树,低矮的篱笆旁,繁花星星点点。几位老人站在树下拉着家常,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与山峁间绿意葳蕤的果园、整齐的生态养殖大棚交织成一幅优美、清新、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


这,仅仅是马岩村持续深化党建示范引领,着眼环境整治、立足产业发展,让乡村富起来、活起来、美起来的一个缩影。


环境治理持续擦亮村庄“面子”


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整洁的庭院,骋怀游目,古老的土坯墙上,“鸡公山院子”几个红色的大字特别醒目。眼前,密密匝匝的木春菊和紫薇,盛满热情和喜悦,欢迎着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站在院子里眺望,远山被云雾遮盖,清新得像一幅水墨画,耳边不时传来阵阵鸟鸣,唤醒了山野,唤醒了花儿。


年逾九旬的冉瑞银老人告诉记者,那些停留过雨水痕迹的屋檐,映照着岁月沧桑的青瓦,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老房子,十多户村民屋檐对着屋檐、墙根连着墙根,毗邻而居。这几年,院子里的饮水、住房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民们有的发展养殖业,有的发展种植业,大家的腰包鼓起来了,生活渐渐富裕了,但是由于多年养成的陋习,部分村民不爱护环境卫生,鸡鸭散养、乱丢乱倒等现象仍然突出。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小山村仿佛在一夜之间变了“脸”。马岩村党支部书记付绍群告诉记者,两年前,当地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发动村民开展了以清理生活垃圾、沟渠塘堰、畜禽养殖粪污,改变影响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等“三清一改”为重点内容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同时,安装路灯、修建便道、改厕改圈、硬化院坝、清除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激活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原动力”,让老百姓的“精气神”奔腾起来,用实际行动为房屋穿上“新衣”,持续擦亮村庄“面子”。截至目前,马岩村共打造了鸡公山园子、流寺沟院子、晋家院子和梅子坡院子等示范院落并在全村推广,让小山村在短短半年时间实现了“华丽变身”。


“不光要风光美、环境美,更要风尚美、人文美。”为让村庄的改变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实施划片管理,明确管护责任,同时完善考核评比机制,在院落中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农户”评比,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最美家庭”等文化建设活动相结合,通过院坝会的形式解读村规民约的同时,在院落中绘起文化墙,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孝道文化、邻里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弘扬邻里守望、敬老孝亲、奉献友爱等传统美德,拓展“新乡村”内涵。


发展特色产业走稳致富“路子”


漫山遍野的柠檬树在阳光下尽情地舒展着枝桠,勤劳的村民们穿梭其间,施肥、除草、修枝,忙得不亦乐乎。


“村里发展柠檬产业,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村民王斌一边忙活一边对记者说。几年前,村里筹建柠檬产业园,他流转了9亩多山地,土地流转费加上老两口在果园务工,一年的纯收入超过了2万元。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付绍群介绍,当地因地制宜,利用马岩村土质疏松向阳、肥沃、排水良好的自然条件,引进柠檬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马岩村的6、7组以每亩300元一年的价格流转了500多亩土地发展柠檬产业。


“采取‘公司+合作社’的方式经营,村集体和村民按一定比例分红,发挥产业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添油加力。”付绍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截至目前,马岩村500亩柠檬园每年仅支付土地流转费及劳务费就达30多万元。明年,柠檬园全部挂果投产,届时全村柠檬产值将达到300多万元,持续带动50多户村民年均在家门口增收超过1万元。同时,全村还新建了325亩蜂糖李基地和300亩榨菜基地,年出栏12万头商品猪的生猪养殖场和可容纳500头公猪的种猪场也全部投产,为全村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预计年均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双赢。

记者 黄玉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