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好人”发布活动现场。
记者 汪佳/文 付作侨/图
春天,温暖我们的不只有春风,还有一个个心怀大爱的好人。
好人一直在我们身边。有忍着左手粉碎性骨折的剧痛,跳入河水之中勇救落水母子的“英雄哥”秦兴安;有身残志坚,坚持公益路近10年的凌华亮;有现役军人,奋不顾身两次冲进火场救出被困老人的刘朋……一个个闪耀的名字,镌刻着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件件感人的事迹,讴歌了向上向善的高尚情怀。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重庆好人”。
3月14日,在一曲歌舞表演《好人在身边》中,“贯彻二十大 建设新重庆”身边好人微访谈暨2023年第一季度“重庆好人”发布活动在万州大会堂正式开始。
现场,20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身边好人入选第一季度“重庆好人榜”。他们当中,有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的基层团支部书记;有为孤寡弱残老人提供生活关照和温暖的社区居民;有爬坡上坎为村民体检、随访、就诊的镇卫生院“背篼医生”。
好人一直在我们身边。“重庆好人榜”中,万州两人榜上有名。今年60岁的秦兴安是万州区龙驹中学的一名保管员,他忍着左手粉碎性骨折的剧痛,独自一人跳入河水之中,在没有任何救援设备的情况下,仅靠自身气力救出落水的母子。
孝老爱亲“重庆好人”黄佐超是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双龙村村民,在丈夫、公公相继去世后,不离不弃照顾患有智力障碍的大伯哥、精神障碍的小叔子,得到众人称赞。
……
当天,发布会还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们齐聚一堂、传递温暖。
“我虽然少了一条腿,但我绝不拖生活的后腿。”不惧残疾,用双手脱贫致富的周小琴是万州人,16岁患上慢性骨髓炎,24岁截去左小腿,30岁时经历丧夫之痛。为了站起来,她戴上假肢,日夜坚持康复训练。为了富起来,她主动学技能、办电商、养家禽,还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等,提供收发快递等便民服务。自己脱贫的同时,还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退休医生彭先述和妻子曹兴梅是铜梁人,2003年,收养了患有脑瘫被父母遗弃的彭谊多。19年来,夫妻俩一直将她视为亲孙女,前前后后为她花费约100万元治病,本来已经退休的彭先述又接受了医院返聘,继续上班维持家庭开销。19年来,夫妇并未因彭谊多的缺陷而抛弃她,反而倾尽所有,用爱和坚持温暖着这个女孩。
……
一座重庆城,嘿多好心人。屏幕之上,通过事迹展播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全面生动地展现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深刻诠释好人精神和道德内涵。屏幕之下,主持人与身边好人交流访谈,把向上向善的力量传递给万州人民。
好人们的故事平凡而感动,迸发出令人震撼的力量,打动着现场每一名观众。大家纷纷表示:“他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却成就了不凡的善举。”
总有一种力量震撼人心,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活动在一首《领航》中落下帷幕,但好人的力量将永远传递下去。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你,就是“重庆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