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在长滩镇现场指导稻田养鱼。
近日,根据市级有关通知精神,我区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十条措施。
记者 夏荣伟
通讯员 向真阳
文/图
1.组建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工作专班
组建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科技、财政、人力社保、规划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商务、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大数据发展、供销合作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定期开展工作研究、及时解决重点问题,常态化、清单化、责任化推动我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2.巩固提升特色主导产业
优化乡村产业长效发展规划布局,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稳住家庭农场、小农户等现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区域优势产业。有序推进产业基地标准化改造,对品种老化、产出效益低的经果园有序开展高接换种、品种更新,改造低产茶园,建立健全产业基地管护体系。开展产业技术指导,建立完善柑橘、小水果、茶叶、中药材、特色水产、畜禽、蔬菜、粮油等八大类产业技术指导区级专家组,定期进行产业技术指导,推动我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3.推动特色产业“接二连三”
接续推动产业补链成群,补齐采后处理、精深加工短板,完善产业链条,建成经果林、生态猪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加工和精深加工业,加大对加工企业新建或购买农产品清洗、分级、包装、腌制、储藏、保鲜、烘干、切割等设施设备的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功能价值,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建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建设一批“江村山村”,培育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创建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4.强化特色产业科技支撑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建设三峡山地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二期工程;依托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三峡柑橘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展揭榜攻关;运营建设好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三峡运营中心;推动建设长江上游名特鱼类保种中心、辐射三峡库区的优质鱼苗供应基地、全市长江珍稀鱼类博物馆; (紧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