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创业街区
以前,要是问起商户们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老化线缆、停车难、招工难、电表跳闸……商户们会抛出大大小小的问题一大堆。现在再问商户有啥问题,商户们脱口而出:“都解决了,有啥问题都好办。”
春风化雨 “商铺工作日”制度暖人心
“没想到办理得这么快,只用了十天就把问题解决了。”商铺长张德生感慨地说,得益于“商铺工作日”制度,龙都大厦附楼的15家商户电表计数的问题解决了,这要是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这只是高笋塘街道借力“商铺工作日”制度为商户排忧解难、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高笋塘街道地处高笋塘核心商圈,常住人口10余万人,福斯德广场、万达广场及多条主要街道分布其间,个体工商户达8700余家,商贸十分繁荣。因商户体量庞大,业态丰富,地处老城区,基础设施较落后,加之商户素质参差不齐等多重因素叠加,在实际经营中商户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
如何纾解商户的“烦心事”“愁心事”,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增活力?
高笋塘街道积极开展“商铺工作日”试点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注重精准施策,扎实开展以送服务、送政策,提升商户经营能力、提升全区营商环境为内容的“双送双提”活动,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高笋塘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对1300余个临街个体商铺的经营内容、经营规模、年龄结构等进行详细调查摸底。按照“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的原则,以30个个体户为单位,科学合理成立商铺组35个,并通过民主推荐、资格审查、现场投票等程序产生商铺长,推动各商铺之间、商铺组之间互相学习交流,拓展经营联动方式渠道,提升临街商铺经营能力和水平。同时,“商铺工作日”工作领导小组,采取街道经发办负责具体工作,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和1名专干主抓工作的模式,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疏解商户痛点难点,构建商户与政府有效沟通的桥梁。
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商铺长交流经验做法。
吉祥街
多点发力
画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同心圆
“现在方便多了,有问题也不用跑腿,省了不少事。”春文百货有关负责人罗先生介绍,一到下雨天,店门口行道树的枝桠就往门牌里渗水,门牌多次发生短路,通过“商铺工作日”制度反映了这一问题,在社区的协调下,园林绿化部门仅用半小时就修剪好了行道树。
为方便商户反映诉求,有效提升辖区民营经济活力,街道通过召开“商铺工作日”现场会,开展街道、社区干部、商铺长入户走访等收集商户急难愁盼问题,并根据难易程度采取商铺自办“私事”、商铺组主办“小事”、街道和区级部门联办“大事”、包片联系区领导督办“难事”的原则梯度办理商户诉求。
同时,积极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提高商户对政策的知晓度。积极引导居民、商户、物业、政府之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营造和维护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良好经营环境。与此同时,把“商铺工作日”试点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鼓励商户主动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中来,营造文明的经营环境。
通过宣传引导,让各商户、商铺组主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不断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共同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积极构建大防控体系,有效筑牢安全防线。
截至目前,街道共召开各类专题会50余次,在10个社区组建商铺组35个,票选商铺长35名,共收集“急难愁盼”问题诉求147件,已解决128件,其余19件正在办理中。
“街道开展‘商铺工作日’试点工作,探索创新了‘五全’措施:宣传全知晓、底数全摸清、商户全参与、问题全认领、诉求全反馈,有力助推了以经营联动常态化、服务联享常态化、市场联盟常态化、文明联创常态化、安稳联保常态化为内容的‘五联’目标按期完成,达到了稳定市场主体,提振商户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该负责人表示。
2月17日,第一个商铺长诞生,到现在,街道已选举产生35名商铺长,参与商户增加到965家……从试点到全面推广,“商铺工作日”制度已在高笋塘街道落地生根,逐渐成为破解商户急难愁盼、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剂良药。
新城路“商铺工作日”试点街区。
记者 陈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