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商铺长“上门取件”。
本报讯 (记者 陈敏 文/图)“最开始以为是搞起耍的,没想到,两个多月过去了,还真的办成了不少事……”办事效率高、件件诉求有回应,这是新城路沿街商户对“商铺工作日”最切身的感受。近日,记者在新城路走访时发现,一个个“疙瘩”解开了,“商铺工作日”制度渐渐成了商户们心中的“金钥匙”。
高效破解商户烦心事
“不到十天就把困扰大家的问题解决了,这要是换作以前,简直不敢想象。”映江茶楼负责人张德生作为第一位商铺长对“商铺工作日”深有感触。
原来,张德生所说的问题是电表计数存在误差一事。据张德生回忆,3月15日当天,茶楼电费通知单一来,瞬间就傻眼了。“电费比上个月高出900多元!其他商户也纷纷反映电费比上个月多出很多。”
次日,张德生向社区反映了龙都大厦附楼商铺电费过高的问题。随即,望江路社区工作人员对商铺进行走访调查。
经了解得知,早在2月中旬,三峡水利电力集团将总表由原来的机械表更换为电子表。因电子表灵敏度和精准度大幅提高,当业主在使用小功率电器时,总表也能精准计数,而分表仍为机械表,感应不到电流,读数有误差,最终导致分表用电量累加之后远低于总表。电力公司在实际收费时以总表用电量为准,多出来的用电量则按照每户分表的用电量推算用电比例,再按比例进行分摊,这样一来,落到每户的用电量就会比分表高出很多。
赓即,社区将这一情况反映到高笋塘街道。随后,经街道、社区协调物业公司和商铺,确定由商铺购买分户电子表,龙都大厦物业公司负责安装的方案,使其总表与分表同步计数,解决电表计数差异的问题。
“这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经历此事,商户们纷纷对“商铺工作日”制度刮目相看。同时,作为商铺长的张德生更深刻地意识到肩上所担负的责任。“我将做好商铺的‘服务员’,惠企政策的‘宣传员’,政府与商铺的‘联络员’,商铺与商铺、商铺与顾客之间的‘调解员’,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贡献力量。”张德生笃定地说。
急难愁盼事件件有人管
新城路75号至107号的临街个体商户,是高笋塘街道望江路社区实行“商铺工作日”制度的首批试点单位。电线老化、空调滴水影响生意、梯道过高存在隐患……商户们的诉求林林总总。
“人生地不熟的,遇到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反映、向谁反映。”湖北籍商户罗侦颇有感触地说,现在社区工作人员、商铺长主动上门,有啥意见建议都可以反映,办理得又好又快。
自今年2月份以来,高笋塘街道新城路刮起了一股新风。定期开展“商铺工作日”集中收集商户诉求,社区工作人员、商铺长变身“快递员”,开展不定期“上门取件”,商户们还可以通过微信群、电话直接下单。社区、街道、区级各部门、包片区领导则纷纷化身“收件人”“拆件人”,专拆商户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包裹”。
“具体实施中,社区将收集到的诉求建立台账清单,分类派发,打表推进、动态更新。同时,以商铺长为纽带,串连起沿街商铺,并借助商铺长、社区、街道、联席会议办公室、包片区领导五级分理制度,根据难易程度梯度办理商户诉求。”望江路社区党委书记张尚华说,截至目前,社区累计收集各类诉求32件,仅有2件仍在办理中,其余全部解决。
“商铺工作日”的开展,为商户经营发展解绑,同时也搭建起商户与部门单位有效沟通的桥梁。新城路试点街区已初步实现商铺自办“私事”、商铺组主办“小事”、街道和部门联办“大事”、包片联系区领导督办“难事”的共建共管共享街区治理新格局。
电表误差、停车难、招工难、垃圾清运……件件诉求有回音。办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暖了人心,聚了人气,没了后顾之忧,商户干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