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高笋塘街道 太白街道 牌楼街道 双河口街道 龙都街道 周家坝街道 沙河街道 钟鼓楼街道 百安坝街道 五桥街道 陈家坝街道 高峰街道 天城街道 九池街道 龙沙镇 响水镇 武陵镇 瀼渡镇 甘宁镇 熊家镇 小周镇 高梁镇 李河镇 分水镇 孙家镇 余家镇 后山镇 弹子镇 长岭镇 新田镇 新乡镇 走马镇 罗田镇 龙驹镇 白土镇 长滩镇 太安镇 白羊镇 太龙镇 郭村镇 大周镇 柱山乡 铁峰乡 茨竹乡 溪口乡 长坪乡 燕山乡 梨树乡 恒合土家族乡 普子乡 黄柏乡 地宝土家族乡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平湖四月花满城 书香更比花香浓 万州区开展2022年“4·23”世界读书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2-04-26 10:55 来源:三峡都市报
摘要:阳春四月花满城,书香更比花香浓。4月23日,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促进全民阅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万州2022年“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在江南三生有幸广场举行。活动中,推出了多种线上线下阅读活动,满足各年龄阶段市民的阅读需求。

002.jpg

市民打卡世界读书日活动。

003.jpg

各式各样的书籍摆满现场。

004.jpg

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书籍展。

005.jpg

“打卡一路书香”活动在江南三生有幸广场举行。

006.jpg

活动现场市民驻足阅读。

007.jpg

图书惠民展销活动现场。

008.jpg

孩子挑选儿童读物。

009.jpg

红色主题图书展。

读书日,全民共享读书乐趣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万州区委、万州区人民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委承办,区教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关工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文联、陈家坝街道党工委、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万州新华书店、区出版物发行协会协办,区图书馆执行。


该活动已经连续在万州多次举办,成为全区的品牌阅读活动。活动旨在推动全民阅读,推进“书香万州”建设,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激励全区人民团结奋斗、意气风发地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活动中,举行了第七届“诗文咏万州”诵读大赛获奖代表颁奖仪式。此次诵读大赛,历时2个月,吸引1.3万余人参赛。通过线上初赛、决赛等程序,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网络人气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8名。


接着,举行了图书捐赠仪式。万州区图书馆向武警重庆总队船艇支队三大队捐赠价值5万元的图书和数字阅读设备,以实际行动支持“双拥”工作,积极推进阅读进军营。


随后,一场优秀诵读节目展现在大家眼前。“家风,是一种力量的源泉;家风,是一种信念的传承;家风,是一种文化的凝聚;家风,是一个民族的传统。”重庆三峡学院余周城、陈雨杰、李娜、李雪带来的展演节目《家风颂》,用深情地诵读方式歌颂了中国传统家风的故事,传递弘扬家风文化。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平诗颖、刘婷茹带来的诵读节目《平凡的世界》(节选),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万州之美,美在厚重人文、美在山水交融、美在物产丰饶、美在市井风物。”万州区鸡公岭小学白岩校区李乾熠、廖林凤带来《三生有幸 我的万州》诵读展演,歌赞了万州的人文历史之美,让众多市民产生共鸣。


“打卡一路书香” 传递知识魅力


诵读展演结束后,万州区2022年“打卡一路书香”活动在三生有幸广场、大河歌会广场、万州区图书馆同步开展。该活动,以“图书漂流”的方式进行,共计1300余册新书免费赠予市民。


何谓“图书漂流”?据了解,“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的人阅读,继续下一段漂流书香。


此次举行“打卡一路书香”活动用“图书漂流”的方式,目的就是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共建“书香万州”。


在三生有幸广场的活动现场,数百名市民有序地排成长队,依次上台选取书籍。参与活动的既有不满10岁的小读者,也有80多岁的老读者。“妈妈,你看,我选了一本《中国古诗鉴赏》。”活动刚开始,8岁的王润希就拉着母亲的手一起参与,她挑选到心仪的书籍后显得特别兴奋。


“读书,能让我学会更多知识。今天在台下听到这些哥哥姐姐们的朗诵后,我也想有一天自己能站在舞台上把好听的文章朗诵给大家听,所以我就选了一本古诗集。”王润希高兴地说,回家后要让妈妈教自己朗诵诗歌,争取每天背诵一首。


最是书香能致远。有人说阅读能陪伴自己成长,有人说书香可以照亮人生,可见阅读给人带来的影响之深刻。


在万州,总有那么一批人,他们钟爱于阅读中那独特的书香味,喜欢听翻页时摩擦产生的“沙沙声”。他们中,既有自筹资金建书屋引导更多人阅读的农民谭明海、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阅读的八旬老人华孝仁、也有书香氛围浓厚的罗军家庭……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阅读背后的故事。


故 事


谭明海:自建农家书屋,只愿更多人学到知识


在万州区熊家镇,占地2300多平方米的金龙文化大院,是当地有名的农家书屋,里面藏书丰富,环境清幽,已成为乡亲们忙完农活后,常去的阅读休闲地。


大院的主人,是51岁的当地农民谭明海。2006年,他用开副食品批发店存下来的积蓄,买下了一个院子,想打造成农家书屋。可是,创办之初并不顺利,家人与朋友都不理解,甚至有人说:“你是不是傻,花几十万办个书屋都是让人来免费看书、免费参观,有什么用?”


可是,面对种种质疑,谭明海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出于对文化的渴望和对爱好的执着,他坚持下来了。“我小学没毕业,以前不认识几个字,吃过没文化的亏。所以,想让村里人,特别是孩子们多认字、多读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谭明海的坚持下,他的做法也感动了妻子,并跟着他一起投入到文化大院的建设中,这个有温度的农家书屋,逐渐完善起来。谭明海和妻子还拟定了一份办院宗旨,“以书益人,以智勤农,以文养文,以商助文……”每年他都从自家办的超市收入中拿出资金贴补大院。


如今,谭明海的文化大院已走过了16个年头,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内部已建立了图书室、多功能培训室、红岩文化室等多个功能室,配置了各类图书1万余册,展示陈列品130余件,累计接待群众3万多人次,深受周边群众的喜爱。


养鱼、种树、预防病虫害……书屋为村民们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村民愿意来了,孩子们放了学,也喜欢来这里阅读、学习。


此外,谭明海还经常组织免费培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电脑基础技能和养殖业、种植业、病虫害防治等各类知识技能培训38期,参训人员达1100余人次。


当记者问谭明海:“你花了这么大的本钱,并且没有经济效益,图什么呢?”谭明海笑着坦言道:“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娃儿、更多的群众能到文化大院来增长见识、学习文化。”


华孝仁:活到老学到老,每天都是”读书日“


每天早上,华孝仁起床洗漱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翻开书本,开始一天的阅读生活。


今年85岁的华孝仁老人,家住万州观音岩附近,热爱阅读近70年。他从参军后就爱上了读书,无论每天再怎么忙碌,他都会抽空看看书,这样的读书习惯,从曾经的少年坚持到如今的老年。在他看来,阅读是“刚需”,活到老学到老,每天都是“读书日”。


在华孝仁家中,数千本各类书籍,琳琅满目地摆放在书架上,医疗保健、名人著作、历史典故、中国历史、党报党刊等,每一本书都留下了老人翻阅的痕迹。


“我一直喜欢看军事科学类、时事政治类、历史传记类等书籍。读书,不仅让自己知识丰富,还有助于健康。”华孝仁说,都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他看来,读书看报成为他跟上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主要途径之一。并且,读书还可以预防缓解老年人脑萎缩。据统计,华孝仁老人每年平均要阅读各类书籍六十余本,报刊三百余份。


受华孝仁影响,他的两个孩子从小也喜爱看军事和历史方面的书籍。在日常生活中,华孝仁还非常关心和在乎年轻人的世界观,时常鼓励后辈要多看一些爱国、科教方面的书籍。


华孝仁还分享了自己坚持读书的“诀窍”。“读书容易,但坚持下来很难,要想坚持下来,必须做到心无旁骛、持之以恒。”老人认为,唯有心无旁骛,才能让自己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进而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知识的增长往往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长期积累,因此千万不能操之过急。通过长期积累,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罗军一家:创建公益读书会,吸引更多家庭爱上阅读


“在阅读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意识,引导共建学习型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这是荣获“2021年重庆最美书香家庭”称号,罗军一家一直所倡导的。


丈夫罗军和妻子袁妮妮,两人从小都对阅读都有着深厚的兴趣。有了女儿后,亲子共读、全家共读更是应时而生,节假日遛娃在选择去商场或游乐园,还是去图书馆时,夫妻俩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一家三口集体泡图书馆。


深知开卷有益的年轻夫妻俩,用言传身教影响着女儿,为女儿营造了一个好的读书氛围。女儿学龄前,每一天晚上袁妮妮都陪她听书或看书,给她读睡前故事,这也为孩子提供了丰厚的阅读量,开阔了她的眼界和思维。


阅读习惯靠的是平时点滴的积累,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陪伴女儿阅读,袁妮妮便致力于成为一名阅读推广人。


2018年,袁妮妮开始着手组织创建公益亲子读书——“小书虫读书会”,影响号召更多家庭进行家庭共读、亲子共读。以每天阅读线上打卡,定期举行读书会线下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爱上阅读,从而培养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如今,女儿已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书虫读书会”也经过不懈努力和坚持,参加的家庭从开始三五个到现在的五六十个。读书给这个平凡的三口之家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同时也让每个家庭成员在学习中共同成长、提高。


袁妮妮表示,以书为友,以书会友,不忘初心,为爱前行。组织公益读书会,和大家一起读书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大好事,她会一直坚持下去。


记者 向韬/文 骆勇 付作侨 侯本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