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国本小学部分师生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
工作人员为烈士敬献鲜花。
1.3万人次 清明节当天迎来祭扫高峰
三峡传媒网讯 (记者 陈敏)又到清明哀思切。4月5日,记者从万州区民政局了解到,清明当天有1.3万人次参加祭扫。值得注意的是,鲜花祭扫、网络祭扫、时空邮箱等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广受市民青睐。
清明节当天1.3万人次祭扫
今年清明节,现场祭扫是否有序?祭扫方式又有怎样的变化?记者走访时看到,各公墓严格实行扫码、测温、登记、一米线等疫情防控要求,现场祭扫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据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3月26日至27日及清明节三天假期现场祭扫累计3万余人次,代客祭扫1000余人次,其中祭扫高峰出现在清明节当天,达到1.3万余人次。
“今年各公墓仍然采取预约、限量、分时、错峰祭扫,在此情况下,不少市民选择错峰祭扫。同时,受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市民选择代客祭扫服务,这样一来,现场祭扫的人数较去年略有下降。”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代客祭扫较往年上涨了一成左右。
据了解,代客祭扫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祭扫方式,弥补了不能现场祭扫市民的遗憾。“从沱口公墓、宝山公墓反馈的情况来看,代客祭扫颇受身在外地、行动不便的市民青睐。”该工作人员表示。
文明祭扫更“清明”
4月4日上午,记者在风水坝公墓看到,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或三五成群相约前来祭拜,或一人代表全家寄托哀思,大多手捧鲜花,行色匆匆。在大门入口处,市民纷纷扫码、测温、登记……在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分流下有序进入墓区。
记者在墓区看到,不少市民正在祭拜逝者,有的擦拭墓碑,有的摆放果品……毕恭毕敬地向逝者表达着缅怀之情。鲜花作为祭祀的首选,墓区随处可见开得正艳的白菊、黄菊,与园区盛开的杜鹃花交相辉映,共同寄托着对逝者的哀思。
“以前总觉得祭祀要放鞭炮、烧纸钱,才算敬重逝者,殊不知,那样既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市民李先生感叹,现在大家的思想观念转变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鲜花祭拜逝者,寄托哀思,这样的方式更环保、更文明。
“移风易俗,禁放爆竹……”在墓区,各种安全标语提醒着祭扫的人们文明祭祀。据公墓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来祭祀的市民,基本不会携带鞭炮,焚烧纸烛的市民也减少了很多。
据了解,为倡导文明祭祀、低碳祭祀,推动移风易俗,清明节期间,万州各公墓(陵园)积极开展网络祭扫、时空邮箱、电子鞭炮、鲜花换纸钱等活动,受到了不少市民的青睐和认可,文明祭扫正逐步深入人心。
记者了解到,清明期间,各公墓有组织地做好群众祭扫服务管理,兼顾了疫情防控和祭扫服务保障,在公安、交管、交通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实现了“平安清明”的目标。
万州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英烈精神
三峡传媒网讯 (记者 谭明涛 通讯员 万宇)4月5日,记者从万州革命烈士陵园获悉,清明小长假期间,万州革命烈士陵园迎来祭扫高峰,许多市民自发到陵园祭奠革命先烈。据统计,清明期间前往万州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的人数近5000人。
走进园内的烈士事迹陈列馆,陈列馆里的一幅幅照片,铭记着献身革命、不怕牺牲的先烈们的光辉事迹。许多自发前来的市民表情严肃,凝视着墙壁上的文字和画像,默默地瞻仰着烈士的照片。
“这些都是为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才英勇牺牲的英雄。”市民李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在馆内边看照片边给儿子讲解。李先生告诉记者,这里是最鲜活的历史,比课本上的文字更生动,讲给孩子听,孩子才更加清楚这些烈士为大家所作的奉献。
“清明期间,革命烈士陵园迎来祭扫高峰,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与市民分批次在烈士墓前志哀、敬献鲜花、花篮,缅怀革命先烈。”万州革命烈士陵园负责人介绍,连日来,个人来烈士陵园祭扫的特别多,有的是家长带着孩子专程赶来的,还有的是在公墓祭扫完亲人,再来这里缅怀先烈。他们或是献上一束花,或是深鞠一躬,用不同形式祭拜先烈。
近日,万州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走进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烈士公祭及描写碑文活动,表达对革命英烈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活动开始后,所有党员志愿者重温入党誓词,在党旗下接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随后,全体人员有序来到烈士墓前,默哀、献花、扫墓、描红……向为国捐躯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哀思。祭奠活动后,大家纷纷表示,革命先烈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他们将秉承先烈遗志,传承英烈精神,不负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沱口公墓:代客祭扫让清明更文明
三峡传媒网讯 (记者 付馨瑶)在清明节慎终追远、祭奠先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按照过去的传统,已在重庆主城安家的杨女士一家会在清明节当天,到沱口公墓为亲人扫墓。但为了疫情防控工作,此次不便回来,当她了解到沱口公墓有代客祭扫服务后,便在4月4日预约了该项服务。
“清明节到了,由于您女儿一家不能前来为您祭祀,特委托我们为他们带来对您的思念之情。”4月5日,一位工作人员来到杨女士亲人的墓碑前,擦拭墓碑、敬献鲜花、鞠躬缅怀。这场仪式的全过程,通过视频进行记录,并发给了杨女士。
“谢谢你们!”观看了工作人员祭扫仪式,杨女士表示感谢,称这种方式解决了她不能实地祭扫的问题,让思念不再有遗憾。
据了解,为了帮助远在他乡、工作繁忙或出行不便的市民能够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及特殊的日子里祭祀亲人,弥补不能到现场祭扫的遗憾,沱口公墓推出了代客祭扫服务。近几天,公墓代客祭扫了60余家,整个服务由公墓的工作人员现场完成,并全程摄像记录。
“有代客祭扫需求的多是远在他乡或行动不便的市民,随着文明祭扫等理念的传播,近年来选择远程祭扫的市民相较之前呈增长趋势。”沱口公墓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墓除了代客祭扫、网上纪念馆等祭扫方式外,还推出鲜花换纸烛、LED显示屏留言等方式。在公墓内,还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或陪同行动不便的人群祭扫,给他们宣传文明祭祀、抚慰家属的心情,让来访的群众更好地进行祭扫。
风水坝公墓:线上线下祭扫齐吹文明风
三峡传媒网讯 (记者 陈敏)4月3日,记者从风水坝公墓了解到,公墓积极开展现场祭扫和网络祭扫,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共同营造文明清明的社会氛围。
当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祭扫的市民都准备了鲜花,在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分流下,祭扫市民依次有序进入墓内各园进行祭奠活动。
“老伴儿,你这一走都三年啦,你在那边还好吗?”市民霍女士带着家人来到老伴的墓前,蹲下来轻轻抚摸着墓碑。随后,敬献鲜花和逝者生前爱吃的果品,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清明节是缅怀先烈、追思故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这样的传统在霍女士的家庭代代相传,也在无数家庭接续传承。
“沿袭传统节日风俗文化,重要的不是固守其形式,而是传承其情感。以鲜花代替烧纸,以网络祭扫同样能够表达思念之情。”市民李先生说。
据介绍,因疫情原因,不少在外地的市民选择网络祭扫寄托哀思。“网上祭扫不仅可以献花,还能点烛、祭酒等,还不受时空的限制。”风水坝公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网络祭扫的功能基本能满足市民的祭扫需求。
现场祭扫文明低碳,网络祭扫助推文明新风尚。多元化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文明祭扫的社会氛围日益浓郁。
千福塔陵园:一束鲜花寄哀思 文明祭扫悼故人
三峡传媒网讯 (记者 李静)近日,记者在千福塔陵园采访时发现,在提前预约、扫码登记、测量体温等“硬核”疫情防控措施下,陵园内秩序井然,文明祭扫更是蔚然成风。
“祭扫人员请出示预约信息,扫码测温后再进入祭扫区……”一进入千福塔陵园,戴着口罩的市民通过扫码测温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祭扫区。记者留意到,随着文明祭扫理念的深入,市民们选择鲜花祭扫的比例有所提高。
“哥哥,我今天将你生前最喜欢的笛子带来了。愿天堂没有病痛,希望你在天堂一切安好……”在千福塔内,市民石朝霞将一束清雅的白菊放在了哥哥的灵位前,随后致以三鞠躬礼。
“现在提倡文明祭祀,鲜花一样能寄托哀思。”石朝霞向记者表示,她的哥哥去世四年了,每年清明期间,她都会带束鲜花过来祭拜他。在她看来,一束菊花、良久静思,过程简洁却不简单,仪式肃穆而不敷衍,情感饱满而不轻慢,同样可以传承追思怀远的传统美德,远比那些污染环境的方式有意义多了。
“今年我们采取网上预约、错峰、限流等办法安排现场祭扫,同时我们也设立了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的祭扫需求。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我们还保留了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方便他们祭扫。”该陵园负责人程泽芬说道。
网上祭英烈 “云端”寄哀思
三峡传媒网讯 (记者 谭明涛 通讯员 万宇)“您是第26725位为无名烈士敬献花篮的网友。”4月5日家住周家坝燕湾小区的张邦发打开“中华英烈网”网页,完成了每到清明时节必做的一件事——为烈士献花祭扫。“知道可以在网上为烈士献花,我特意让孩子回家教我如何操作。”今年80多岁的张邦发告诉记者,他每年清明都会和家人一起到烈士陵园扫墓。现在方便了,不用去现场,通过这种方式也能祭扫。
“清明小长假前,万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散葬在9个镇乡的烈士墓逐一巡查、祭奠,并慰问烈属。”万州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期间万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市民文明祭扫、足不出户祭奠英烈、缅怀英烈。同时,万州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还开通了“代祭扫”通道,广大市民可以拨打预约电话:58204331进行预约。
据统计,截至记者发稿,登录看万州APP参与网上祭扫活动的浏览量达到25万。同时,给烈士献花的H5点击量超过15万。
“云端”缅怀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
三峡传媒网讯 (记者 王凯)4月4日,中交四航局万州北部新城项目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党员干部通过“云端”寄托哀思,缅怀故人。
活动中,项目部的党员干部用手机、电脑登录“中华英烈网”,通过网上点烛、献花、寄语留言等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与崇高敬意。随后,大家还手绘了清明图,并拿起纸张、细线、剪刀等材料和工具一起学做环保纸花,一朵朵寄托哀思的纸花在手中悄然绽放,大家用这种绿色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
“由于疫情原因,大家不能到现场为烈士祭扫,通过网上祭扫活动,既传承了追思怀远的传统美德,又传播了社会文明新风尚,这种绿色文明的祭奠方式值得提倡。”员工杨艺轩说。
当天,员工们还登台讲述了罗明义、江姐等烈士故事,带领大家感受英烈们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将爱党爱国的情怀根植心中,赓续红色血脉。